野望
知识和才能
1.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学习鉴赏律诗的才能.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进步学生的诵读才能。
过程和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格律美。
2.在分析品味诗歌语言野望
知识和才能
1.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学习鉴赏律诗的才能.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进步学生的诵读才能。
过程和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格律美。
2.在分析品味诗歌语言的过程中,进步鉴赏古诗的兴趣和才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诗歌的格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进步审美情趣,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
反复诵读古诗,培养阅读兴趣,理解每首古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难点
积蓄文化沉淀,进步鉴赏古诗的才能。
一、导入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存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象征,,我们撷取唐诗中的几颗明珠,《野望》。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嗜酒,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1。律诗每首限定四联八句,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讲究押韵,一般二、四、六、八句押韵,。
王绩《野望》
1.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朗读节奏.
东皋(gāo) 薄(bó)暮 徙(xǐ)倚 犊(dú)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品析诗句。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照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颔联和颈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它们写景分别有什么特点?
,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覆盖在夕阳的余晖中,,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
野望[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