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分享智慧,共同提高] 智慧城市方案.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7
[分享智慧,共同提高] 智慧城市方案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进行 5 / 17
老师们还提出了更深层的思考:“学生不同,教师讲课特色也不一样,学案统一好不好?”
基于以上现象和观点,笔者感到有必要对新课程下的集体备课进行再认识,以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高教学效率,为高效课堂打好基础.
2 对集体备课的再认识
集体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必要前提和保证,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以研究为出发点的集体备课有它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对新教师,受益良多,而且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教学心得,,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教研方式也要相应发生变化.
集体备课应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活动
传统的集体备课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固定的程式化的教研,使研究问题的时空受到局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等到集体研讨时已失去即时性,时过境迁,有隔靴搔痒之感;二是传统的集体备课注重活动形式本身胜于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集体备课不单纯是一个备课活动,它应该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充分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不仅是课前对教学知识的时间内容安排,不单是习题的选取,作业的布置,更重要的是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法的研讨,特别是新课程下产生了许多有特色的先进的教法(东庐的学案式,洋思的先学后教,杜郎口的自主学习等),对集体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时间特性也发生了变化,不仅限于课前,也应包括课后,不仅在课前集体研讨,在课后也要进行集体备课,这就涉及到在研究集体备课同时也要研究如何听好课、评好课,只有听好课,评好课,,大家集思广益,交流研讨,提升的不仅是对教材知识的认识,更有对教学的认识,对教育的认识,,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7
“集体备课”等同于“集体研课”,把备课的外延扩大化,集体备课也可以看成是校本教研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
集体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常态化体现,追求研究的有效性和生成性,每位教师都应是组织者与参与者,:独立备课——集体初研——确定方案——课堂实践——课后再研——归纳提升.
这一程序体现了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协作关系,符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步骤清晰,环环相扣,:
独立备课:在集体备课前,教师一定要对教材内容及学情进行深入的研究,,有人负责主备,但每位教师都应对所备课题有自己的前期研究,要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样才能在第二阶段阐述自己的观点,大家才能形成思维的碰撞,共同提高.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7
集体初研:在独立备课的前提下,备课组每位成员各抒己见,避免了个人片面理解的缺点,,需要统一的不仅是一些形式和程式化的内容,更关键的是教学思想的统一,如对关于“好课”的认识、学生能力的增长点等方面.
确定方案: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达成了共识,接下来就应确定教学方案,涉及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共同交流如何处理,,形成初步的教案或学案.
课堂实践:教师在经过了前期的预设之后,需要在课堂上实践设想,通过教学来检验设计的科学性、,教学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活力的学生,尽管教师课前从教材和学情两方面做了充分地准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会有未知情况发生,可能会与预设产生较大的距离,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也是教师在课后应及时反思的重要原因.
课后再研: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内容结束了,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结束,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就是对这一节课的反

[分享智慧,共同提高] 智慧城市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ojun00001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