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缸伸缩机构与绳排机构的比较
对六节臂产品的吊臂伸缩机构来说,目前比较常用的伸缩方式为单缸伸缩方式,单缸伸缩机构的 原理是利用一个可以控制的具有特殊功能的伸缩油缸,对多节臂进行顺序伸缩,绳排伸缩机构的原理 是通过油缸或伸缩拉索实现多节臂的且制造时比设计更短,见图三。这样就使滑块防止吊臂扭转的作用大大 降低了。同时由于弯形模具的限制,吊臂上盖板的弯曲圆弧大于图纸所给定的尺寸,又导致 头部上滑块与筒体接触的直边变短,滑块对筒体的导向功能降低
滑块的直线段
滑块外形
实物状态
图纸要求
图三
三. 改进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吊臂伸缩过程中的扭转和旁弯,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行改进和控制。
设计改进:排查所有材质、所有板厚的筒体上盖板圆弧生产中的实际尺寸,寻找规律, 然后确定设计尺寸,同时调整滑块的圆弧,使之贴合。增大滑块与筒体接触面之间的 面积,提高支承能力和导向效果。同时增加了油槽,提高了润滑效果。部分产品增加 和改进了尾部侧滑块,提高定位和抗扭转能力。
按照图四所示严格控制臂头的尺寸以及筒体的尺寸,以及筒体的挠度和旁弯,为将臂 头和筒体连接打下基础。
图四
按照工艺要求拼点筒体和臂头,拼点前在筒体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划出中分线作 为基准,同时在臂头上也沿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划出中分线,拼点时将臂头和筒体上的中 心线一一对准,这样来保证吊臂臂头和筒体连接的位置正确度
严格按照目前改进了的滑块组织生产,保证滑块的尺寸精度,特别是臂头上滑块的直边
装配时必须对滑块进行调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臂头处下滑块,调整时要按 照内侧筒体的接触面用锲形垫块进行角度调整,使完全贴合。二是臂尾的上滑块和侧滑块, 由于这两种滑块都只能在捅臂之前进行调整,因此装配滑块要注意使侧滑块按照筒体中心对 称,间距按照外侧筒体的尺寸确定;三是根据装配后的实际状况,包括伸缩后的观察,调整 臂头处上滑块和用来调整吊臂对中的调整螺栓。
吊臂抖动
一、原因分析
多节套装式伸缩臂对吊臂和伸缩系统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造成伸缩不平稳的原因是多
方面和综合性的,以下这些方面,都是造成吊臂抖动的主要原因:
1、 吊臂结构件的尺寸精度;
2、 装配间隙;
3、 润滑状况;
4、 其它原因:油缸爬行,平衡阀开启不平稳,(绳排式)伸缩机构调整不到位,即拉索松
弛,张紧力不对称等。
二、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长期跟踪分析,我们认目前造成吊臂抖动的主要问题有:
臂与臂之间的装配间隙
我们对我厂近来吊臂抖动增多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跟踪,发现抖动现象绝大多数出现在吊 臂全伸回缩时,经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吊臂纵向间隙过大造成的。
为了保证臂与臂之间的间隙,头部滑块和尾部滑块均设计有调整垫片,但这些垫片很少装配
从而造成装配间隙过大,吊臂全伸时下挠严重,吊臂回缩时造成滑块“啃”吊臂的现象,如下:
吊臂收回状态
吊臂伸出状态
不接触
■ll1
接触
接触
触
不.
接触
夹角过大造成抖动
不接触
可能接
2. 润滑不良和拉索调整不好 大部分抖动现象经过涂抹润滑油,调整拉索,反复伸缩多次,发抖现象得到大幅度减弱 或消失。
油的润滑效果不良,油膜的抗压能力太差,几次伸缩即出现干摩擦和磨掉底漆的现象
起不到润滑作用。良好的润滑至少可以减少 60%左右的摩擦力。
滑块外形
图纸要求
实物状态
i ii i ii
图纸要求 实物状态
:
吊臂头部滑块、尾部滑块的角度公差及对称度,吊臂筒体角度或圆弧度的公差;吊臂筒 体尺寸公差、吊臂筒体的平面度及直线度。这些将导致吊臂在伸缩时时松时紧,时而线接触 时而面接触、时而点接触,造成伸缩阻力不稳定。另外,滑道位置上焊瘤、焊渣严重,在吊 臂伸缩过程中造成冲击,产生振源。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改进意见:
严格控制装配间隙,加强对拉索调整的控制。
目前,我们已经编制出吊臂装配典型工艺,明确规定了装配方法、装配间隙、相关细节 和应注意事项。严格按工艺进行装配,对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上道工序和相关 部门,将大大提高装配质量,减少发抖现象的发生。
改善油质。
3. 控制滑块尺寸。
加强对吊臂焊接清洁度的控制,尤其是滑道部位焊渣焊熘的清理。
(绳排式)吊臂伸缩机构细拉索掉道
我厂产品五节臂起重机为双缸两级拉索的吊臂伸缩机构,结构较为复杂,空间布置紧张, 对调整和张紧的要求较高。大吨位起重机细拉索掉道、挤断的反馈率很高。我们经过一段时 间的跟踪,对多个返修拆检的臂进行跟踪,了解用户处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 究:
原因分析:几乎所有出故障(掉槽、断裂、挤死、伸缩卡死)的拉索均为回
单缸伸缩机构与绳排机构的比较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