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报告课件(嵊州).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汉字是中录语言的符号,传播文化的工具,本身也蕴涵着无尽的文化学宝藏。而从识字教学现状看,虽然在新课改下,很多识字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能够用各自的方法识记汉字,但拨开课堂表面的热闹场面,细究教学的内在精神,感觉少了精神的底子、文化的感染、生命的体悟,这些原本应该属于识字教学的“文化”却缺失了。我从2008年9月起执教绍兴市北海小学200809班201111班的语文课,经过五年的识字教学实践和反思,发现利用汉字文化改进低段识字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主动识字的欲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识字方法,从而提高识字能力和效率。接下来,我将结合班级教学实例就低段识字教学中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和利用汉字文化改进低段识字教学的具体做法、策略、收获作一报告。
第一步, 自由说说“串”像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
第二步,展示“串”字的古体字
(解读字源,增加识字的文化含量。)
第三步,老师范写,学生书写
“串”字的教学——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
(执教者:宁波叶洁芸)
“文化缺失”。
“文化缺失”。
“文化缺失”。

“文化缺失”。
从目前的识字教学现状来看,识字基本被定位于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手段。我们进行识字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识字的速度和数量,课堂上只追求识记的技能型训练,忽视了汉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滋养。
“文化缺失”。
平时识记生字的方法仍以机械记忆为主、抄写强化为主。尽管课改后,我的很多识字课堂十分注重尊重个体、引导探究、切近个体生活世界,但在关注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学习方法的情趣化之外,往往不顾汉字本身蕴含的文化内容,用形体的识记扰乱了意义的理解,或一味迁就学生的独特理解,忽视正确意义的解析和合理的文化引导,最终破坏了整个教学的价值和作用。
“文化缺失”。
我们在评价学生掌握汉字情况时,一般采取“四会”标准:会读、会写、会认、会用。但汉字本身携带的文化内涵、是否能在不同语境中准确理解、学习方法过程及情感价值观等都没有纳入评价标准。学校评价我们的教学效果时,也往往以学生识字的正确率、速度和数量为标准。检测学生掌握汉字的方法,一般采用听写、看拼音写字这类题型方式,而这样的评价形式主要关注点在于汉字的音和形,其它信息很难通过这样的评价形式反映出来,缺失了文化的内涵。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中提出的: 教学中,“以字义为核心,做到音、形、义相结合。借鉴传统识字教学经验,引导学生体会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现“形”解读
据“义”迁移
按“音”归类

现“形”解读
传统的识字教学一直是形义分离的,抽象的形与义,只要求学生知其然,而不要求知其所以然,数以千计的字形和字义,要求学生一个个的机械记忆,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汉字具有象形表意的特征,所以,从汉字的外在形体出发,分析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是改进识字教学,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报告课件(嵊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12.86 MB
  • 时间2017-07-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