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刘金波 心内科
一般情况
■姓名:杨某
■性别:男
.年龄:34岁
10:45
■民族:汉族
10:59
.婚况:已婚
出生地:山东
职业:在职
入院时间:2017-11-07
记录时间:2017-11-07
病史陈述者病因:
■多发性大动脉炎
■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机制:
■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缺血,激活RAAS
肾血管性高血压
诊断:
■临床表现为迅速进展或突然加重的高血压应疑及本病
-多有舒张压中、重度升高
■上腹部或背部肋脊角可闻及杂音
.静脉肾盂造影、多普勒超声、放射核素肾图有助于诊断
■肾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
肾血管性高血压
治疗:
■经皮肾动脉成形术
-手术治疗:血运重建;肾移植;肾切除
■药物治疗:不适宜上述治疗的可采用药物治疗
.双侧肾动脉狭窄、肾功能已受损或非狭窄侧肾功能 较差的患者禁用ACEI或ARB
嗜铭细胞瘤
发病机制:
嗜铭细胞间歇或持续释放过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诊断:
■ 典型的发作表现为阵发性血压升高伴心动过速、头痛、出汗、面色苍白
■ 此时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VMA显著升高
■ 超声、放射性核素、CT或磁共振等可作定位诊断
治疗:
首选手术治疗;不能手术者选用Q和B受体阻滞剂联合降压
主动脉缩窄
病因:先天性或多发性大动脉炎
诊断:
.上肢血压增高而下肢血压不高或反而降低,腹部听诊血管杂音
■胸片见肋骨受侧支动脉侵蚀引起的切迹
■主动脉造影可确定诊断
治疗:血管手术疗法
中青年高血压
-我国高血压患者当中的中青年比例持续上升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目前占高血压患者约2/3
■中青年高血压达标率较低,低于老年患者
■ >70%中青年高血压患者(18-55岁)合并22项心血 管病危险因素
冠心病事件风险中血压与年龄相关性
III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BP and DBP proportional hazard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ie, p(SBP) - p(DBP), was estimated for each age grou|Franklin SS, et al. Circulation 2001 ;103:1245-1249
中青年高血压,及早强化降压,获益更多
一项入选425,325例20-107岁、随访>300万人■年的亚太地区人群队列研究发现,中青年 (V60岁)SBP每降低lOmmHg,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获益分别是高龄人群(270岁)近
2倍和3倍
V60岁
60心9岁
0%
N70岁
5%
-2
%
24
%
6
3
-
%
46
-
0%
0%
% %
o O
-4-5
as
-60%
-54%
■缺血性心脏桶
ANG II
PRA
纳入原发性高血压100例,按照年龄分组,
测量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索II水平。
中青年高血压病生理机制:更显著的RAAS激活
BrttHh HvDMansion Society
BHS英国高血压学会(BHS)高血压指南2004强调*:
高血压可大致分为低肾素和高肾素型,中青年人群(<55岁)肾素水平高于老年
65
0 5 0 5 0
6 5 5 4 4
E8d』«媛媛肩炉血
Journal of Chinese Pract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 2011,25(7):633-5.
'.7
」
我国中青年人群高血压伴有靶器官损害的比例高 超重和肥胖比例显著高于老年患者一代谢综合征风险高
10
8
6
4
2
0
4。・49岁 ・50・59岁 ・60・69岁 ・70・79岁 __ a>80^
尿病
超重和肥胖患者比例在中青
31- 年比例最高
■丄征的风险高
(*)風丑卿嘔
高血压
超重
胖
Ill
以
III
肥胖和超重与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代谢综合征风险高洞]脉僵硬度命心血管事件风险高
Hindawi Publishing Corporation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Volume 2014, Article ID 621437, 11 pages /2014/621437
Metabolic Syndrome Increases Arterial Stiffness
微血管
害
9 MI Q CKD
脉搏波传 导速度增
加
(PWV)
搏动增加
动脉僵硬 度增加
SSESS 溟芸
31
肥胖、
继发性高血压及中青年高血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