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设计
1设计依据
.
.
.技术要求:
(1)地下水位
根据地勘报告,施工期间由于临近场地降水作业及季节性影响 (钻探施工时为丰水
期),场地地下水位较深,场地内地下水位埋深为 ~(假设标高-~-(6)抽水试验:
洗进完毕作好简易抽水试验,以确定该井的产水量。
降水过程控制
1)、抽水前应统一测一次各井静止水位。降水井施工完成后,根据工期安排,应提 前于土方开挖前1周开始降水,且必须保证抽水的连续性,不得长时间停顿,如有水泵 损坏,应及时更换。
2)、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水位达到 设计降水深度后,可每天观测一次水位(水位观测允许误差为i5cm),使降水符合设计要 求。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工长及项目负责人汇报,并得到及时处理。
3)、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
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深度。
4)、在降水开始的第1个月,应每天定时测量水中的含砂量,并作好记录,含砂量 可采用专用测砂量杯测量,控制值为 1/20000,否则须采取相应措施;1月后,含砂量 减少、稳定后,测量间隔可适当延长至 3〜5天。
5)、抽水设备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
6)、现场准备水泵2台及适当数量排水管等做备用。更换水泵时,测量井深,掌握 水泵安装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
7)、现场备用一台150kw柴油发电机,当发生停电时,及时切换电源,保持正常降 水。
抽水设备选择
采用深井潜水泵进行管井降水,拟采用水泵流量 25-40T/h,扬程30m。为保持降 水稳定,宜采用动力电源。各水泵井口外排水管线应按要求布置,同时保持两台完好备 用泵,井内水泵损坏后,应即时进行更换、维修。水泵抽水后,降水人员采取两班制 24小时连续值班,确保连续降水。
沉砂池的修建
沉砂池根据现场情况设置,一般每隔 150m设置一个,沉砂池采用机制砖砌筑,内外 面1:2水泥砂浆抹面。沉砂池长约 ,,,沿长度方向分成3个小 格,抽出来的水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城市雨水管网中。现场可根据实际拟建区域内市政管网 情况进行调整。
本次降水排水施工由我公司负责设计排水渠道及沉砂池布置, 由施工方负责按我方
设置的能满足排水及沉砂要求的排水渠道、沉砂池以及将水排入市政管道的施工。为确
保本工程在预定时间内顺利竣工,我公司会与总包方积极协商配合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 题。
降水工程的监测与维护要求
1)抽水前应统一测一次各井静止水位;
2)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
3)水位达到设计降深后,可每天观测一次水位,水位观测允许误差为± 50mm;
4)绘制水位降深值S与时间t的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水量下降趋势,预测设 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时间;
5)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原因,及时 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效果;
6)抽水设备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
7)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沟,防止渗漏;
8)更换水泵时,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装合理深度,防止埋泵;
9)现场应准备备用柴油发电机,当发生停电时,及时切换电源,保持正常降水。
由于本工程施工降水从基坑开挖至完成主体结构为止, 持续时间较长,抽水过程中
卵石层中的砂粒流失可致使卵石架空、地面沉陷,从而对已有建筑物和市政道路造成破 坏。故我公司将采取如下措施防止砂流失:
1、成井过程中认真记录地质情况,在砂层分布地段宜增设滤水管,同时控制该
部分填砾直径,以0 ;
2、在砂粒含量高的卵石层中,采用 〜1cm填砾作为滤水层,滤水管丝距采用
,同时采用细砂窗网布包缠滤水管,以起到防止砂粒流失;
7
3、在成井过程中,保证足够的洗井时间;
4、抽水必须连续,其中不能间断。
(1)降水井成井采用泥浆护壁冲击成孔工艺,成孔孔径> 600mm,井管采用内径为
300mm的定型钢筋混凝土管,井管应高出地面不少于 200mm,地面以下2000mm范围 内应用粘土填实,井口 2000mm范围内应用厚度100mm的C10混凝土封闭。
(2)井管周围填砾料选用规格5〜15mm规格的砾石,宜采用静水填砾法。
(3)洗井采用活塞及压缩空气联合洗井法,单井洗井一不得少于 8小时。
(4)降水井施工时应严格按有关规范执行,确保成井质量。
(5)施工中应做好成井记录,必要时可以调整过滤井管位置,避免将过滤管下在粉
细砂层内,导致抽水时大量来砂。
(6)
降水井方案讲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