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媒体现代 读书笔记.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媒体现代
之所以会读到《媒体现代——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对话》这本书,是缘于室友 的大力推荐,读完之后,果然觉得酣畅淋漓,这本书凝练而生动地运用社会学的 经典理论阐释现代社会大背景中的媒体文化现象,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短小而 精悍。传播学本就理性、情感式、和传统式。
这几种类型模式基本总结了将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模式。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吉登斯提出了现代性的三大主要动力:反思性、时空 分延和抽离。所谓抽离,是指“把社会关系从当地互动情境中抽取出来”,比较 典型地就是专家系统和象征符号。而现代性地制度性维度分别为:资本主义、工 业主义、监督和军事力量,分别论述了现代性的政治、经济、工业和军事层面。 这些过程中媒介都如影随形,而现代化也需要借助媒介的力量彼此连接。媒介介 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广播、报纸、电视甚至网络迅速的发展起来。这也推动了 全球化的浪潮。自我在现代社会是自由的,也是需要自我经营的进行自我建构, 也受到媒介的深刻影响。
所谓第一现代与第二现代,并不是时间上的划分,而是由社会的整体深入发 展和演变,从而达到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放眼全 球,不同地区发展程度也不同,非洲等落后地区当然还处于现代化的过程中。
二、第二现代
现代社会的兴起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和在全球的扩散,而在第二现代 资本主义发展开始经历新自由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深入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方 面。第一现代的媒介化,体现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和对社会生活的渗透。第二 现代的媒介化体现在新媒体和微观的信息传播过程的兴盛。
社会中的个人化这一命题为很多学者所观注。最具代表性地莫过于贝克,他 提出的“个人化”与“风险社会"无疑是硬币的两面,现代我们都更加地注重追 求自我而抽离传统群落,个人无法再嵌入社会机构,因而面临着各种风险。最近 发生的昆明时间、马航事件甚至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 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贝克还指出新自由主义环境下,我们被迫使做大量的选 择,生有生的选择,死有死的选择,经历着反思的社会化过程。流动着的打工族、 学生族远离家乡,我们在网络上寻求新的归属感,这是一幅流动的风景,如一张 网,我们每个人都深陷其中,我们也在反思。
流动的人们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我们的社会就像是一个液态的空间。“液 态现代”是社会家鲍曼的观点。传统社会是固态地秩序架构的社会,个人需要与 社会结构抗争,液态社会中私人领域将侵蚀公共领域,自由的人们通过媒介的公 共性寻求互惠和相互依赖的机构化个人主义,个人通过消费通过传播构建共同体。 液态现代的社会,空间和时间都不再是绝对意义上的不可逆转不可超越的了,空 间和时间也成为流动的形态。选择太多的人们,工作生活变得不确定,缺乏安全 感、寻找安全感成为普遍的情绪,我们开始缅怀和向往共同体。鲍曼用“衣帽间 共同体”来形容社会中爆发性的共同体,如奥运会、南非世界杯等事件中大家共 同中心凝聚,事件过去之后,大家就又回到各自本身的生活角色。
媒介事件是共同体的形式之一,在全球化时代,媒介传播网络的汇通使得大 范围媒介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学者戴扬和卡茨从传播学与人类学的角度讲 述了现代性的媒介事件是如何凝聚社会的。二位学者提出了 C字部,即
Contests(竞赛)、Conquest (征战)、corona

媒体现代 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ijiazhuang2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