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赞美中国春节有关的古代诗词5篇[001].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赞美中国春节有关的古代诗词5篇
赞美中国春节有关的古代诗词1
探芳新·吴中元日承天寺游人
词牌名:探芳新|朝代:宋朝|:吴文英
九街头,正软尘润酥,雪销残溜。禊赏祇园,花艳云阴笼昼。层梯峭空麝散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间亮而暖和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赏析/鉴赏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射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快气氛,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始终连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谈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由于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原因。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留意到,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方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布满欢快及乐观向上的奋勉精神,是由于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闻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布满信念,所以反映到诗中就格外开朗。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犹如“春风送暖”那样布满生气;“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寻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头,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成功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竭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予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赞美中国春节有关的古代诗词3
新年作
朝代:唐朝|: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古诗简介
《新年作》是唐代诗人刘长卿(一说宋之问)被贬时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写的无限离愁及失意悲愤之情。首联写情,新岁怀乡;颔联写景寓情,感慨春归我先;颈联即景生情,身处孤境悲愁;末联借贾谊自况,抒发贬谪悲愤。全诗抒情多于写景,意境深远,用词精炼,情景合一,感人至深。
翻译/译文
新年降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涯不禁热泪横流。
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忙走在我的前头。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
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受,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解释
⑴天畔:天涯,指潘州南巴,即今广东茂名。潸(shān)然:流泪的样子。
⑵居人下:指官人,处于人家下面。客:诗人自指。
⑶“春归”句:春已归而自己尚未回去。
⑷岭:指五岭。时贬潘州南巴,过此岭。
⑸长沙傅:指贾谊。曾受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借以自喻。


赏析/鉴赏
在唐代,长沙以南地域都很荒芜,潘州一带的艰难而可想而知,诗人受冤被贬,从鱼肥水美的江南苏州迁至荒僻的潘州,委屈之心不言而喻。诗人满腹冤屈化作一句诗语:“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新年已至,自己与亲人们相隔千里,思乡之心,自然更切。人欢己悲,伤悲之泪“潸然”而下。其实,难过泪早就洒于贬途:“裁书欲谁诉,无泪可潸然。”(《毗陵集》)联系仕宦偃蹇

赞美中国春节有关的古代诗词5篇[00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TONGMU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7-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