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床综合编程实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零件,使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数控加工工艺路线,形成较为完善的数控加工方案;
2.帮助学生总结工艺内容,使其条理化;
3.掌握编制宏程序的方法;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
5.拓展知识
扩孔
B面
2
粗铣
花瓣外形
98
Φ12
环行槽
12
Φ12
浅U形槽
12
Φ12
大凸缘
Φ105
Φ12
3
精铣
花瓣外形
Φ12
浅U形槽
14
Φ12
大凸缘
Φ104
Φ12
四、教学过程
7.加工路线
工序号
工序
工步
至尺寸
刀具
刀补
A面
4
粗铣
Φ80外圆
Φ81
Φ12
Φ90外圆
Φ91
Φ12
Φ60内圆
Φ59
Φ12
14宽缺口
12
Φ12
5
精铣
Φ80外圆
Φ80
Φ12
Φ90外圆
Φ90
Φ12
Φ60内圆
Φ60
Φ12
14宽缺口
14
Φ12
螺旋面
Φ12
6
精铣
三棱台
Φ12球
孔
7
铰孔
Φ10
Φ10
四、教学过程
8.工艺方案
顺序
刀具及齿数
加工部位
工步
尺寸及精度
加工方法
下刀方式
切削用量
孔
1
钻-扩
垂直
S600,F60
B面
Φ12
4
外 廓
2
粗、精铣
垂直
S2653,F424
S3183,F509
Φ10
3
内 圆
3
粗、精铣
螺旋线
U 形槽
4
粗、精铣
垂直
A面
Φ12
4
外 圆
5
粗、精铣
垂直
Φ10
3
腔 槽
6
粗、精铣
螺旋线
缺 口
7
粗、精铣
垂直
螺旋面
8
粗、精铣
垂直
三棱台
9
粗、精铣
垂直
孔
10
铰
垂直
四、教学过程
第二节 宏程序编制
1.宏变量的引用
2.编写方法——先编内核,后造循环;先写主体,后书首尾。
3.编写技巧——用倒角指令巧避过切现象的发生。
五、理解误区的辨析
1.“一刀切〞与“修一丝〞的认识误区;
2.粗糙度与亮度的理解误区;
粗糙度:外表微观几何形状不平度。
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z——微观不平度十点平均高度;
Ry——轮廓最大高度。
3.选刀与本钱之间的关系;
4.刀具参数中,齿数的选择;
5.螺旋面高度的理解。
六、互动体验
程序与工艺的关系:
数控加工程序包容着数控加工工艺,而数控加工工艺需要由数控加工程序的执行来表达。要成为一个好的程序员,必须是一个好的工艺员。
形象地讲:
数控加工程序是加工工艺的载体;
透过程序的背后,看到的是工艺;
工艺是附着在程序上的灵魂;
发送工艺信息的密电码就是程序;
工艺是思想,程序是躯干;
无工艺内涵的程序是陈设,
非程序而实现的工艺是古董;
程序是流动的工艺;
工艺是先行者,程序是先行者走过的足迹;
七、教学原那么
1.由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2.理论联系实际
教材分析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完成了铣平面及外轮廓、铣槽及内轮廓、铣曲面的单项教学任务后,结合教材内容〔第三章、第三节 数控铣床综合编程实训〕进行本次课的教学;
因教材中所选实例较为简单,内涵也不够全面,故另选此例;
在机械加工中,因被加工零件形式多种多样,加工方法及程序实现过程迥然各异,所以此类课型宜重点解决数控加工的方法、步骤与实践性的问题。
学情分析
本课程是在学生尚未完全建立起数控加工工艺整体架构的根底之上进行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以条理化的工艺知识为出发点,以实践性操作技巧为突破,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手段
多媒体——声、形、色的变化吸引注意力;
师生互动——交流、问答加强思维;
八、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工艺方案的整合与确定;
宏程序的编制。
2.难点
加工精度的控制
九、学法指导
通过教学,使学生意识到如下几点:
思维——全面;
步骤——条理;
程
数控铣床综合编程实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