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绪抒情散文
第一篇:秋绪抒情散文
(一)回家作客
我正好逢了“霜降”的这一天回了一趟家,因为节气既然到了霜降,日子便进入深秋,天气已经很有些凉冷了,尚且穿着单衣的人,早晚时分被西北风一吹,常常忍不住要做出缩一下脖子然后休息一天一夜,可早上起床时她说今天调班,晚上回家来吃晚饭。父亲和母亲都在院子里的水泥地面上打豆子,又不让我插手,理由还是脏和痒。到下午,我看了一会电视后觉得很无聊,于是想着去钓鱼,可找了好长时间,都找不到拌菜油米的罐子。母亲说:“找不到就拿个汤碗用吧,只是等会带回来就好了,不要弄破了才好。”
父亲听了后,放下手中的木棍子,花了好长时间,才在堆杂物的小屋里找出一个百宝粥的铁罐提给我,还指点我菜油和米各放在什么地方。但父亲自己却从来都不喜欢钓鱼的,也不喜欢吃鱼。钓了一个下午就只钓了几条很小的猫鱼,到傍晚时,我扛着钓鱼竿回家,儿子和妻都已回来了,母子俩站在院子门口笑嘻嘻地叫我姜太公。
天亮时,住在县城里的姐姐一家都来了,是母亲打电话过去叫她们来的。进门时儿子一边拉着他妹妹的手,一边对他姑姑说:“姑姑,你们来得正巧,我爸爸回来了,我们今天菜很好的,有鸭子,有肉,还有鱼哩!”姑姑说:“我们就知道你爸爸回来了,肯定有好菜的,所以才来蹭饭吃啊!”大家都哈哈地笑起来,笑得很开心。开饭了,一家人刚好八个,热热闹闹地围着八仙桌,吃了一顿和乐融融的团圆饭。
晚饭后,正吃茶看电视,里屋的电话机响了,儿子抢着去接电话,只听得他接连地说:“好、好、好,好的,知道了。”回出来时兴奋地喊道:“爸爸,外婆叫我们明天去吃饭!”
(二)小院秋色
在家里住了一个星期,除了时时沉浸在甜甜的亲情里,还天天陶醉在小院浓浓的秋意中。记得郁达夫先生曾经在他那篇著名的《故都的秋》中说:“江南的秋天总是比不上北国的秋天来得更有意境与姿态,比不上北国的秋天来得更有秋的味和色
5
”。但我没有领略过北国的秋天。此时,我只知道自家小院里的秋景是格外地惹人喜爱的,她不但美丽,而且亲切,更有一种祥和的气息,虽然我的小院相比壮丽的江南或北国的秋景根本谈不上是什么风景。郁先生在文中把江南和北国的秋景,分别比作黄狗与骆驼,真要照这样来比喻的话,那我家的小院决计连蚂蚁都算不上了。
通常的印象中,似乎秋天总是于绿色无缘,不管是丰收的硕果还是萧条的落叶,秋的盛装从来都是以黄色作为底子的。但小院的景色即使是在过了霜降节气以后,却仍然泛着油油的绿意。人总是喜欢欣欣向荣的景象的,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有时候常常会莫名其妙地伤感于飘零的落叶,比如我那头发渐渐发白的父母。所以当初小院刚刚圈成的时候,为了不让秋风的枯败影响了居家的心情,就特意地多种了一些四时常绿的植物。
看那被修剪得象绿球似的栀子,尽管早在暮春初夏之际已开过了瑞雪般的花儿,可面上那一层如兔耳朵一样可爱的叶子,依然如同春天时的那般苍翠。桂花树经过几年成长以后,已经有了伞一样的树冠了,碧茵茵地在风中如同浮动的绿云,婆娑的枝条上,密密地爬满了黄碎碎的花沫儿,犹如熟透了的女子漫出丝丝怡人的芳香。往年我总是错过院中桂花盛开的时季,有几年即使枝条上还留着一些残朵儿,也都早已干瘪乌黑,没有了一丝香气。而今年她们仿佛对我格外的垂爱,这个时候看起来却好象是开得正旺盛的时候。居说今年的桂花已是第三次开了。在到了霜降节气的时候,还能闻到桂花淡雅却又醉人的芳香,可真是万万没有想到的。由此,我又想到以前除了看过郁达夫先生那篇《古都的秋》的散文而外,还有一篇叫作《迟桂花》的小说,也正是从那小说里得到的见识,知道桂花开得越迟却香得越久,由此想来,莫非今年的桂花能够香到现在,正是因为它开得晚了的原因也说不定。
7
在栀子和桂花下方的泥地里还有一片翠生生的菜畦,青菜排列得整整齐齐,萝卜已露出了圆圆的脑袋,大蒜则更是长得如同水仙一般的可爱。虽然好久没有下过雨水了,但在父亲的精心浇灌下,这些菜蔬却依然长得分外的茁壮而娇嫩。我敬佩于父亲在花坛里种菜的创意,因为我觉得这使得小小的院子确实有了一种特别的情趣,那平展展、绿油油的作物既好看又好吃,真可算是秀色可餐,相比于城市绿化带里的草皮更是诱人得多了。而最最让人心生向往的是,等到明年春风吹过,青菜萝卜各自开出成片或黄或白的花儿来的时候,这院子里将是如何的热闹哩!
如此描写深秋的景象或许有人不以为然,必竟秋天是不以葱郁青翠而争荣的,况且院子里也确实还有另外的一半,那便是秋的本色——金灿灿的黄色。
用一种比较幼稚的说法,假如说秋天有两个女儿的话,那么,我以为一个当然是桂花,而另一个则一定是菊花了。在院子的东面,菊花占了整整一个花坛,没有什么十分名贵的品种,绝大多数都是鹅黄色曲瓣的那一种,间或地夹杂着几枝洁白的细条儿。父亲把两米
秋绪抒情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