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新挑战
金灿荣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南海争端
西乱东震:中东北非乱局与日本大地震
中东北非乱局有全球影响
日本大地震有地区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美国信用降级与世界经济第二次触底的危险
南海争端
直接原因:越南与菲律宾、国际、中国
来龙去脉:历史与现实
小平三段论的依据
未来
中东北非局势分析
形势发展的三阶段:内部矛盾、部落冲突、国际冲突
利比亚局势:事态、西方打击的原因(法国、美国)、前景分析
新焦点:叙利亚?也门?拉登之死的影响?
中东北非乱局的整体原因:经济、政治、社会、因特网
启示:投资风险、经济利益分享、反腐败、就业、因特网管理
影响:输家和赢家
日本大地震
国际舆论的看法:主体灾难与次生灾难;国民与政府、企业
对日本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核安全、地区结构(美国的亚洲政策)、中日关系(短期、长期)
世界经济会第二次触底吗?
美国的国债限额争端与偿债问题
美国债务信用下降的影响
欧洲的债务问题
日本的债务问题
对中国的影响:(1)经济发展的影响;(2)外汇储备的影响;(3)对策
2010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一)
主要国家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的两极分化:通胀VS通缩,新兴国家VS西方国家
美国内部问题突出(经济、政治、社会、集体心理)与国际权威的下降:一超多强依旧,一超独霸不再
中国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和国际矛盾的焦点
欧洲、日本和俄罗斯的内部改革压力
2010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二)
中等强国群体性崛起:印度、巴西、土耳其、南非等案例(中国外交布局中的问题:忽视中等强国)
人类进入“G(GROUP,集团化)时代”
全球问题处于停滞状态:坎昆气候会议的启示
国际热点不进反退: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紧张、巴以问题僵局、印巴克什米尔问题
2010中国外交态势
政策没变:思想与原则、战略与策略、布局、方式、政策
工作很多:首脑外交、经济外交、公共外交、世博外交、亚运外交
成绩不少:欧洲、俄罗斯、拉美、非洲、中东
问题很大:周边态势出现某些恶化的趋势
2010中国外交的挑战
中美关系恶化:双边与多边
周边态势恶化:三海(黄海、东海、南海)同时出事
国际舆论的批评: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
国际贸易争端的焦点: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市场准入、WTO反倾销案、对中国对外投资的抵制
俄罗斯动向不明:向西看,往东走?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新挑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