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唐诗三百首-七言古诗:登幽州台歌.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诗三百首-七言古诗: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先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但是涕下。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代求才的明君。
唐诗三百首-七言古诗: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先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但是涕下。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代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繁。
说明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前:过去。先人:古代那些可以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来者:后代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长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改革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代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返乡后
唐诗三百首
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
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鉴赏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挺秀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向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先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先人是指古代那些可以礼
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
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对战
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
无限钦慕。可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以后的贤明
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
宙,天长地久,不禁感觉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因此以
“山河仍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里免不
了有对时世的感慨,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厌恶。诗人看不见前古
贤人,先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
样看不见诗人,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
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愁闷的情
怀。这种悲哀经常为旧社会很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宽泛的共识。
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绘,而只是登台的感触,却成为千
古名篇。诗篇风格明亮刚健,是拥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
之作,对打扫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拥

唐诗三百首-七言古诗:登幽州台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熙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