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突规定附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2
附录A: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基本情况调查表
省 市(县) 企业名称 矿 井 填表日期 年 月
突出情况
层
别
厚
度(m)
角
度(°)
未
采
已采但遗留煤柱
突出前作业及工具
预防措施
煤体内声响
煤体硬度变化
煤光泽变化
煤层层理变化
掉渣及煤面外移
支架压力增加
瓦斯忽大忽小
打钻夹钻喷煤
抛出煤量(t)
抛出距离(m)
堆积坡度(°)
有无分选
突
出
瓦
斯
量(m3)
煤矿企业负责人: 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 防突机构负责人: 填表人:
6
7
附录D:保护层保护范围的确定
沿倾斜方向的保护范围
保护层工作面沿倾斜方向的保护范围应根据卸压角划定,。在没有本矿井实测的卸压角时,。
A—保护层;B—被保护层;C—保护范围边界线
保护层工作面沿倾斜方向的保护范围
保护层沿倾斜方向的卸压角
煤层倾角(o)
卸 压 角 (o)
0
80
80
75
75
10
77
83
75
75
20
73
87
75
75
30
69
90
77
70
40
65
90
80
70
50
70
90
80
70
60
72
90
80
70
70
72
90
80
72
80
73
90
78
75
90
75
80
75
8O
沿走向方向的保护范围
若保护层采煤工作面停采时间超过3个月、且卸压比较充分,则该保护层采煤工作面对被保护层沿走向的保护范围对应于始采线、采止线及所留煤柱边缘位置的边界线可按卸压角56°~60°划定,。
B
E
E
C
A
D
D
F
F
E
E
F
B
A—保护层;B—被保护层;C—煤柱;D—采空区;
E—保护范围;F—始采线、采止线
保护层工作面始采线、采止线和煤柱的影响范围
最大保护垂距
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最大保护垂距可参照表()选取或用式()、式()计算确定:
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最大保护垂距
煤层类别
最大保护垂距(m)
上保护层
下保护层
急倾斜煤层
缓倾斜和倾斜煤层
下保护层的最大保护垂距:
()
上保护层的最大保护垂距:
()
式中:、——下保护层和上保护层的理论最大保护垂距,m。它与工作面长度和开采深度有关,。当时,取,但不得大于250m;
-保护层开采的影响系数,当时,,当时,;
-保护层的开采厚度,m;
-保护层的最小有效厚度,m。;
-层间硬岩(砂岩、石灰岩)含量系数,以表示在层间岩石中所占的百分比,当时,,当时,。
和与开采深度和工作面长度之间的关系
开采深度
(m)
(m)
(m)
工作面长度 (m)
工作面长度 (m)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50
50
75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70
100
125
148
172
190
205
220
56
67
76
83
87
90
92
400
58
85
112
134
155
170
182
194
40
50
58
66
71
74
76
500
50
75
100
120
142
154
164
174
29
39
49
56
62
66
68
600
45
67
90
109
12
防突规定附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