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传统诚信观对现代企业诚信文化构建的启示.doc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传统诚信观对现代企业诚信文化构建的启示
 
 
王 平1 宫丽艳2
(,哈尔滨 150016;,哈尔滨 150022)
摘 要: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诚信是企业基本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公然成为造假欺诈者的保护伞。政府管理者的这种行为导致市场经营秩序的混乱,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的不诚信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长远来看,缺乏信用支撑的经济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传统诚信观的启示作用
(一)弘扬传统诚信观,倡导诚信经营理念
民无信不立,诚信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在伦理层面表现为与人相交、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但具有道德意义,还具有法律意义和经济意义。经济利益的取得,不但不能违反法律,也要接受道德的制约。如果完全放弃道德,法律即使制定再详尽,也无法涵盖所用经营行为,实际执行中,依然会有法律漏洞被利用,社会诚信体系无法靠法律强制建立。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量的事实证明,靠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不可能把经济搞上去,建立在无诚信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就像是沙滩上的堡垒,海水一冲就一败涂地。当前,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的
创新,更是产品服务和理念等软实力的竞争。无道德、无诚信,无良知的商家虽然能在一时靠欺诈获得利益,但长此下去,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作为一个市场体系来说,充斥着欺诈的市场,也必然被世界市场所淘汰。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是一个关系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政府要从道德、法律和经济多层面加以规范引导,既要严格执法,监督企业不得违法,又要鼓励提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追求道德上的自律,自觉约束经营行为,培育诚信文化。同时,也应出台相关政策,对诚信企业给予奖励和政策上的优惠,以经济利益促进整个市场诚信理念的建设。
(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企业的诚信监管
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政企不分,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控制指挥企业的经营管理。政府以市场主体的姿态代替企业进行经营活动,以政府的资信代替企业的资信,结果导致企业和企业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缺乏规范的信用体系的评价和制约,一些企业之间欺诈失信行为以及政府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影响经济运行。市场经济要求,信用主体必须要明确,政府的信用不能代替企业,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信用。这就需要:一是转变政府职能,还信用于企业。坚持政企分开,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和改革政府的行政方式,依法行政、秉公办事、严格执法。建立政府信用和失信追究机制,杜绝政府失信行为,维护政府的良好信用,在此基础上,才能加强企业的诚信监管。二是建立企业诚信网络平台。市场上个欺诈、假冒伪劣行为根源都在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打破信息在空间上隔阂,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一个完备的信用系统,将企业诚信信息公布于众,让市场主体自由选择,从而督促企业做好诚信自律。三是发挥
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中介机构发挥信息准确、评价专业等优势,为交易双方提供独立性、公正性的资信信息。如资信调查机构、信用担保机构都可以通过担保、保理、信用保险等业务,为交易双方服务,向政府和公众提供真实的信息,从而加强了对企业的诚信监督。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对中介机构的监管,间接对企业诚信进行监管。
(三)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打击不诚信

论传统诚信观对现代企业诚信文化构建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2-07-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