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它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象一本生动的教科书。什么是美呢?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答案。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就认为双臂残缺的维纳斯是一种至尊的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米洛斯的维纳斯》。
米洛斯的维纳斯
清冈卓行
米洛斯的维纳斯
学习目标:
1、品味维纳斯的残缺美,培养初步的审美情趣。
3、领会“以无胜有,以少胜多;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艺术原则。
4、培养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理解作者对“残缺”与“完美”的观点。
作者简介
清冈卓行,日本诗人,小说家。生于中国大连,毕业于东京大学。曾在《今日》、《鳄鱼》《现代批评》杂志上发表过诗作和评论。诗集《冰凝的火焰》(1959)、《日常》(1962),通过戏谑的自我韬晦来体现批评的精神;还有诗集《四季写生》(1965)、评论集《废墟中捡到的镜子》(1960)、《生的变化》(1960)、另外有专著《手的变幻》(1966)等。《手的变幻》通过人手的表情,从美术、文学、音乐、电影、摄影等多个方面进行独特的评论。1969年起开始创作小说,作品《早晨的悲哀》(1969)、《淡绿色的季节》等。小说大都取材于自身的体验,富于抒情性和音乐感。1969年,清冈卓行因文学上的卓越成就而获得芥川奖。
《米洛斯的维纳斯》
《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
《断臂的维纳斯》
《米洛斯的维纳斯》,高204厘米,由亚历山德罗斯创作于公元前四世纪左右。现珍藏于巴黎的罗浮宫。并被尊称为罗浮宫的镇馆之宝。
雕塑欣赏
维纳斯雕像上身裸露,肌肤丰腴,下身披裹裙裾,端庄秀丽。美丽的椭圆型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窄而平坦的前额,端正的弧形眉,微鼓的嘴角,丰满的下巴,面容平静,表情端庄、安详而又娴静。
她身体呈螺旋型。脸朝左方,身体保持正面,右肩轻松放下,左肩自然上耸,下肢转向右方。在漂亮裙裾的掩盖下,左腿向前迈出,从正面看成S形曲线,右腿稳稳地支撑着全身重量。这样的结构,加之身体略显前倾,使雕像下部显得沉重厚实,与上身的轻灵秀拔形成鲜明的对照。
她洒脱、典雅,大方、端庄,沉静的神态中透露一份难得的坦荡和自尊。绝无取悦或挑逗他人之意。她既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也不扭捏作态、卖弄风情。她不乏高贵庄严的气质,但也不使人觉得超尘脱俗。在她的面前,人们感到的是亲切、喜悦,以及对于完美人性和生命自由的向往。
,,这正是我们所说的“黄金分割”比例。
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
米洛斯的维纳斯”也就是“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因为她是双臂残缺,又被称为“断臂的维纳斯”,大理石雕像,高约204厘米,亚力山德罗创作于约公元前150年,现收藏于法国的卢浮宫。
在古希腊,表现女性美的雕像极其丰富。对于爱和美之神阿芙洛蒂忒,也就是维纳斯的歌颂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尊雕像(其他还有许多绘画,如《维纳斯的诞生》),她已成为赞美女性美的代名词。传说维纳斯是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了小爱神厄洛斯,后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了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王子的10年战争。
这尊雕像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的米洛斯岛,经过多次争夺,被法国人买走,并于1821年5月l起,珍藏于巴黎的卢浮宫,成了法国人的骄傲。
米洛斯的维纳斯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总
分
第一部分写作者欣赏米洛斯的维纳斯获得的实际感受。
第二部分从反面阐述复原双臂是对原形艺术美的破坏。
第三部分从正面阐述舍弃双臂使维纳斯艺术魅力四射。
特殊普遍
部分完整
抽象的艺术效果
(神秘气氛生命之梦
无数秀美的玉臂)
(匀称的魅力
百看不厌)
高贵典雅与丰满
诱人的惊人调和
整体美(虚实相生)
永恒的艺术珍品
正面论述
第二部分
思考:作者对复原方案持怎样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态度:倒人胃口、奇谈怪论、
一腔怒火
丧失让人感
原因
复原不能打动人
高(质量)
无(不尽梦幻)
低(质量)
有(受限制不充分)
虚与实
实与实
以艺术的名义
(失去双臂,才如此秀丽迷人)
反面论述
《米洛斯的维纳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