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及纠纷解决方式 ——经济行为法
一、合同的概念
合同(contract)又称契约,是平等主体
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
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主体: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如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非法人组织。)
2、内容: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不包括身份关系、行政关系等)
3、协议:自愿、平等,协商一致达成
二、合同法的原则
1、平等原则
2、意思自治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公序良俗原则
三、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的主要条款
合同的主要条款决定合同是否合法,有
效无效,能否履行。我国合同法对合同的主
要条款作了规定: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
(二)合同订立的程序
甲方
乙方
要约
(offer)
承诺(acceptance)
达成协议
(reach a contract)
要约(Offer)
要约的概念:
要约,是指当事人一方以一定条件订立合同为目的,而向对方提出确定的意思表示,也就是希望和对方订立合同的一种意思表示,即订约提议。
要约的问题:
1、要约必须具备的条件
2、要约的法律后果
3、要约邀请
要约必须具备的条件
1、要约人要表示订立某种合同的意思
2、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肯定
3、要约必须传递给受要约人或其代理人
要约的法律后果
1、要约中规定对方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同意签订合同的,则在此期限内要约人不得撤销或者变更要约的内容。
2、要约人负有与接受要约的对方订立合同的义务。要约在有效期内,受要约人一经接受,合同就此成立。
3、出售特定物的要约,要约人不得以此为标的物向第三人发出要约。
要约人违背上述行为,就要承担赔偿由此而造成对方损失的法律责任。
合同法及经济纠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