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二单元一一自然界中的水
一、 本单元教材整体分析
1、本单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微粒观,以便让学生能更深入地认识身边的物 质,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 通过对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天然循)、重点知识点三 水的分解与合成
1、水的分解包括宏观现象: VH2:VO2=2:1 (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增强
水的导电性,现象口诀:正氧负氢直流电,气体体积1:2.)
微观解释:通电时,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结合为氢分子和 氧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汇成氢气和氧气。
实质:该变化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是化合物。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2、水的合成包括:氢气的燃烧现象?不纯氢气燃烧可能?爆炸的微观原因?氢能优点? 微观解释:氢分子和氧分子互相结合为水分子。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别包括哪些方面?
4、拓展知识点:(1)水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色、三态变化、熔沸点、密度等)和化学性 质(水的分解、与氧化物的反应等)
(2)初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一一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的综合比较。
(3)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一一分子、原子、离子,他们分别构成哪些物质?
(4)物质的综合分类 一一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有 机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等
典型习题 1,下列变化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氧化钙+二氧化碳 -氨气+水+二氧化碳
+水-氢氧化钠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氧化镁
3,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可能不会沸腾
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单质又含有化合物的是 ()
5,现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氢气③河水④镁⑤氧化镁⑥空气⑦水 .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
6,下列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 ,若不正确,请改正.
⑴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水是混合物.
⑵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 .
⑶因为水中含有氧元素,所以水生动植物能在水中获得
呼吸所需的氧气.
7, 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种由氢元素组成的物质 ,可表示为H3,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属于纯净物
8,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水分子 B、氧分子 C、氢分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四)重点知识点四 原子的构成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与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原子的构成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认识元素的基础。 因此,原子的
构成是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 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
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并介绍相对原子质量。
重点与难点: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1)原子核
位于原子中心,一个原子 只有一个原子核
J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 '中子(不显电性)
荷)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 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
普通氢原子核内无中子。
(1)相对原子质量为一比值,在国际单位制中 单位为“一”,符号为“ 1”。
某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2) 相对原子质量 =
标准值
标准值为:一个 6 C原子实际质量X 1/12 。
(3)由于电子质量太小,可忽略不计,相对原子质量也可近似表示为: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十中子数。
典型习题
1、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
,原子不能单独存在
,原子则不能
,原子则不能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在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不一定相等
C原子里有相对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D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自然界中的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