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患者健康教育的做法及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1-0351-01
压疮患者健康教育的做法及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1-0351-01
【摘要】 目的 总结了褥疮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及体会。方法 采用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具有专科特色的教育方法,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并对患者及家属同时进行教育。结果使坏死性压疮痊愈,也预防新的压疮发生。结论 认为绝大数压疮是能够预防的,科学精心的护理可以将压疮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恢复健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褥疮;患者和家属;健康教育
长期卧床患者皮肤出现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发生压疮。压疮(pressure ulcer)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最早称为褥疮,来源于拉丁文“decub”,意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实际上,压疮可以发生于长期躺卧或长期坐位(如坐轮椅)的患者,并非仅由躺卧引起。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力而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故称为“压力性溃疡”更妥当。护理人员只有认识到压疮的危害性,了解其病因和发生发展规律,掌握其防治技术,才能自觉有创造性地做好压疮的防治工作。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于入院前3月不慎从高出摔下,致颈椎4、5脱位,在省级医院行颈椎复位手术治疗,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就诊于我院。患者精神一般,生命体征正常,呼吸平稳,此患者截瘫部位以下的神经麻痹,双下肢活动受限,骶尾处压疮约3cm*4cm大小,压疮面处变黑,深达骨膜,坏死组织有恶臭味,已到溃疡的坏死期。该患者久病活动量少,消化力差,进食饮水少,再加上创面每日丢失大量的蛋白质和水,身体消耗极大,压疮面长期不愈。
2 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
态度和蔼,理解关心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的心理活动贯穿于医疗护理全过程,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由于患者病情较重,恢复可能性不大,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精神萎靡不振,沉默寡言拒绝治疗护理,护理人员鼓励他学习保尔、张海迪身残志坚的精神,帮助他正确面对现实,病情有好转时及时告知。丰富患者的日常生活,可进行听音乐、看电视等的娱乐活动。
另一方面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让其妻子陪伴,并邀请亲戚朋友经常来院探视,从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安慰和鼓励,促进患者康复。
患处的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清除坏死组织,坏死组织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坏死组织附着于创面可成为不良刺激源,影响毛细血管重建与生长,阻止肉芽生长和上皮再生,阻碍伤口愈合。第一次清创时用消毒的剪刀,镊子清除压疮面坏死组织的三分之一,消毒、包扎。第二次清除坏死组织三分之二,第三次全部清除,连续三天,坏死组织全部
压疮患者健康教育的做法及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