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六年级古诗教案.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六年级古诗教案
【篇一:校本教案六年级课外古诗】
第1课时杳杳寒山道教学目的:
1、认识《杳杳寒山道》古诗中生僻的字
2、认识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
一、经点与不足,经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沟通。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畅、有感情进行评论。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六、课外延长:
1、与父亲母亲一同多形式诵读。
2、与父亲母亲沟通诵读心得。
3、课外收集资料,先讲给父亲母亲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沟通。教学反省:
第4课时感遇(其一)
教学目的:
1、认识《感遇(其一)》古诗中生僻的字
2、认识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今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佳人折?
二、简介作者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
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应“道侔伊吕科”,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
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请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实遒劲,运用比兴,寄望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有《曲江集》传世。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仔细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联合说明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领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联合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联合说明理解意思。2、全班沟通。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仔细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诵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论优点与不足,经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沟通。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畅、有感情进行评论。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课外延长:
1、与父亲母亲一同多形式诵读。
2、与父亲母亲沟通诵读心得。
3、课外收集资料,先讲给父亲母亲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沟通。
教学反省:
第5课时感遇。其二教学目的:
1、认识《感遇。其二》古诗中生僻的字
2、认识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感遇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二、简介作者陈子昂(约公元659~700)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
字伯玉,梓州射精(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进士,官至右拾遗,后代称为陈拾遗。他论诗标榜汉魏风骨,反对
齐梁绮靡文风,所作诗歌以三十八首《感遇诗》最为优秀,诗风质朴浑朴,受到杜甫、韩愈、元好问等后辈诗人的高度评论。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古诗。
2、联合说明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领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联合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联合说明理解意思。2、全班沟通。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仔细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诵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论优点与不足,经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沟通。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畅、有感情进行评论。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拓展活动:比一比
把自己读过的友情赠答诗积累起来,比一比看谁积累的多。
七、课外延长:
1、与父亲母亲一同多形式诵读。
2、与父亲母亲沟通诵读心得。
3、课外收集资料,先讲给父亲母亲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沟通。
教学反省:
第6课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教学目的:
1、认识《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古诗中生僻的字
2、认识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唐代)
【篇二: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复习教学

小学六年级古诗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玥玥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22-07-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