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谷里镇幸福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第一篇:谷里镇幸福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谷里镇幸福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22年3月以来,我镇根据市“五古一特”和县“一古城、两古镇”及幸福小城镇建设的战略部署,按照“两年明总责,亲自抓,成立了小城镇建设指挥部和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监督小组,负责小城镇建设工作中的协调服务,资金使用和工程质量的监督,确保了小城镇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在老街改造方面,以“明清风格”建筑模式为标准,把街两旁立面改造成古式建筑,街面铺成青石板,强弱电线设施埋地,路两边修建下水道,做到雨污分离。同时恢复“八大景”“八大庙”、“奢香古驿站”及“古驿道”遗址。在新街改造方面,按照“江南水乡”的打造标准,,宽26米(含人行道)的新街,新街一旁建设错落有致的“明清风格”建筑,另一旁种植观光农业。同时,将河道改造成宽4米,深2米,河堤用自然石块堆砌,河道两旁种植风景树,人行道上铺成青石板,河底铺鹅卵石,石成阶梯状,水流叠层,赋有“小桥流水人家”之美景。目前,此街已完成毛路和边沟修建任务,其余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在谷兴路建设方面,我镇投资
6
12022元修建了一条长700米,宽12米,人行道各3米的油化路,路两旁种植了22022道树,修建了10幢“黔西北民居”精品
房。目前,该路已投入使用,行道树长势良好。在村庄整治方面,按照“黔西北民居”建筑模式,把五里村移民街建成“茶青交易市场”、把龙井沟村的街道建成“盆景特色一条街”。目前,这两条街已启动实施,预计在7月底前全面竣工,其余各村统一规划的前提下,严格按照“黔西北民居”模式修建房屋。
(三)、市场运作、高效投入。我镇小城镇建设总投资约7000余万元,针对财力紧张的实际,我们充分发挥了老干部、老党员、老复退军人等“五老”人员的作用,深入各家各户广泛宣传发动,引导农户积极投身到小城镇建设中来,提高了广大农户改造房子、改善居住环境的积极性,营造了浓重的建设氛围。在资金来源方面,本着“量力而行、量入而出”的原则,采用BT模式、国家补贴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办法整合资金。
(四)、建管并举、规范化管理。在小城镇建设上,我们始终坚持“建管并举”的方针,力求做到规划、建设、管理同步。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四抓四提高”。一是抓全民教育,提高文明水平。把城镇管理与创建文明城镇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社会公德教育,使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得到有效调动,形成了“人人爱护公物、人人建设城镇环境”的良好风气。二是抓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从城镇规划、设施、环卫、公共秩序等方面,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了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初步形成了以专业队伍为主,群管群职为辅的监管体系,主要干道的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卫生秩序、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三是抓严格执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对建筑市
6
场的整顿执法力度,严把用地审批关,严厉查处违章建筑,特别是临街建筑。未经批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准建设。四是抓环境治理,提高环境质量。主要街道每天有人清扫、有人管理,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并对临街摊位实行了规范化管理。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城镇环境有了一定改善。
三、存在不足和下步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一是财力紧张,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不到位;二是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低,发展意识不强,给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宣传力度,继续按照地、县提出的“五古一特”和“一古城、两古镇”的创建标准,把谷里镇建设成“文明、和谐、特色”的小城镇。
谷里镇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三月九日
第三篇:泊里镇城镇建设情况汇报
泊里镇城镇建设情况汇报
8
泊里镇党委、政府
泊里镇位于胶南市西南部,全镇辖101个行政村,8万人口,,近40公里海岸线,省中心镇和青岛市重点城镇。青岛董家口港口与重工业基地位于镇区南部沿海。近年来,我们围绕承载董家口港口与重工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城镇管理执法和环境综合整治,城镇综合竞争力、承载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全面提升了新型城镇建设水平,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22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5021万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135元,%、%。,,,城市化率达到46%,比2022年提高3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进入青岛市郊区经济发展二十强镇行列,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青岛市村镇
谷里镇幸福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