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
徐悲鸿
徐悲鸿(1895年—1953年),江苏宜兴屺亭桥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1919年赴法国留学,
1923年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徐悲鸿取法西方古典写实绘画,力倡用"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强调"尽精微、致广大"、"惟妙惟肖"、"直接师法造化",特别是他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论,在画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效果,宣布了从顾恺之到任伯年一千多年间勾红填色形式的大体结束和一代新形式国画的诞生。他的写实主张和从苏联引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为一体,成为本世纪最大的主流画派。
《奔马》
中国画,纸本设色,76x130厘米,1941
年作,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名称】五代赵喦调马图【年代】五代【简介】《调马图》五代赵喦 yá。
画面描绘一马夫牵马训导的情景。调马者装束与胡人无异,高鼻深目、满腮胡须。马取侧面之势,劲健强壮,充满动势。画家的描绘技巧极高,造型能力既准确又生动,构图也别开生面。
五马图
李公麟
长卷纸本墨笔
(日)私人藏)
2.《三马图》
(作于1944年)
群马 1940年纸本水墨国画 110×122厘米
群奔1939年纸本设色国画95×181厘米
徐悲鸿绘画艺术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