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广元千佛崖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报告.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广元千佛崖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报告
千佛崖简介
可行性报告
现金流量表
景区规划
进展情况
企业代码证
营业执照
批文
项目名称:广元千佛崖旅游资源开发项目
项目地址:广元千佛崖(广元市中区工农千佛崖)
项目实施单位:四川省广元千佛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贺连利
项目技术负责人:白朝茂
可行性报告编制人:
白朝茂:园林工程师
李杰利:四川创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咨询师
目录
一、总论
1、项目背景
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二、项目区现状
三、市场分析
四、项目设计方案
五、项目组织管理
六、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集
1、投资估算
2、资金筹措计划
八、项目经济评价
九、风险性分析
十、结论与建议
附件:
一总论
1、项目背景
广元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素有“川北门户”之称。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明显。春秋战国时,设“苴县”,西汉时设“葭萌县”,是三国鼎立时蜀国伐魏时的主要大本营,三国文化遗迹众多。同时,广元又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诞生地和成长地。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广元享誉中外,形成了三国旅游、蜀道旅游的重要品牌。广元境内的剑门关、三国蜀道、昭化古城、朝天驿、皇则寺、千佛崖更是四川旅游的明珠。
千佛崖位于广元城北五公里的嘉陵江东岸,古代以中原入蜀栈道由崖下通过,其南为唐代著名栈阁“石柜阁”。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朝,经隋、唐、宋、元、明、清增刻和妆銮至清代全崖造像数为一万七千多个(清咸丰四年碑记),其中唐代造像约占总数的80%,,山崖高84米,是四川境内最为宏伟的石窟群,历代过往的政治家、文学家所留题记咏吟甚多,据民碑共133种,计有唐碑27种,五代碑5种,宋碑26种,元碑8种,无年号碑41种.
因千佛崖内释迦牟尼佛像左右后壁刻有小佛千尊,“千佛崖”由此得名。尤以唐武周元年(公元690元)壬申年四月,武则天钦敕两京,州府各置大云寺,供奉《大云经》,广元千佛崖、大云洞,由此时开凿,并以大云洞为中心,全部造像龛窟,可分为南北两段,南段有大佛窟、莲花洞、牟尼阁、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窟、接引佛窟、单身佛窟等。
北段有三世佛窟、无忧苍树窟、弥勒佛窟、三圣窟、节行僧龛、菩提瑞像窟等,多为镂空雕刻,工艺精美,极富有表现力,形态栩栩如生,颇具美学与力学的效果,是盛唐时期石窟艺术珍品。不愧为我国石窟艺术宝库的瑰宝。1961年千佛崖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古代历史文化大有研究价值。
解放前夕,欧美等帝国主义,曾多次盗取头像回国,佛像遭到不少的破坏。民、石刻均遭破坏。
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护造像,修建“石柜阁”牌坊。又将柏堂寺、大云洞改建为铃结构仿古建筑,对造象区域内的危崖支撑加固,在崖壁上开群栈道、使全崖龛窟互相连接,对易风化崖石进行了化学处理保护。为观赏石窟艺术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方便。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千佛崖享誉中外,但千佛崖周边环境十分恶劣,景区内既无可供停车、餐饮、休闲、娱乐的场所,又无任何基础设施,严重影响了旅游观光和历史文化的发挥,给广元乃至四川的旅游造成了一定

广元千佛崖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whan10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