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具体要求
为统一和规范我区农田建设标准,进一步推动全区农田水利建设向纵深发展,通过总结近年来我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和技术,制定本标准。
一、综合标准
1、高标准农田是指运用工程、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对基本农田进行综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时进行水量监测和设备设施维护,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3、排水工程
(1)排水工程布置与灌溉系统统一规划,明排与暗排结合,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断面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实用、安全。排水沟应与同级渠道或生产路平行布置,形成一路一渠一沟格局。
防洪、排涝工程布局符合当地排涝规划,各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按排涝、排渍标准设计,并考虑机耕作业和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排涝设计标准一般不低于5年一遇。
(2)明沟排水突出深挖宽劈和防塌治理,对深度浅,排水不畅的沟道进行彻底整治。各级沟道依据控排面积和地形条件布设,比降、挖深满足调控地下水位要求,能够达到脱盐洗盐目的。沟道清挖时做到边坡均匀、沟道顺直,堤顶土方坚实、平整,堤顶高出田面20-30cm、宽度满足农机耕作通行,同时在沟道外侧建设2-5m保护林带。
农沟断面以田面为基准,,沟尾和上级沟道连接顺畅,比降均匀,—,堤顶宽2m,内坡比1∶。
斗沟断面以田面为基准,,沟尾和上级沟道连接顺畅,比降均匀,-,堤顶宽2m以上,内坡比1∶,保护林带宽2m以上。
支沟断面以田面为基准,,比降均匀,-,堤顶宽4m以上,内坡比1∶2,保护林带宽3m以上。
各级沟道治理要采取柳桩固沟和草土护坡等措施,防止沟道塌陷和淤积,提高使用年限。
(3)各级排水暗管管径和埋深达到调控地下水位和排盐降渍的目的。管道断面按排水流量计算确定,比降均匀,各级管道连接顺畅。吸水管(相当于明沟排水的农沟)以田面为基准,-,管径不小于50mm,比降均匀,并做反滤处理,管线与地下水流动方向的夹角不宜小于40°。集水管(相当于明沟排水的斗沟)以田面为基准,
-,管径不小于80mm,与吸水管管线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30°,比降均匀,并按规范设置检查井、节制井、控制门口等。
(4)盐碱区治理要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能在返盐(碱)季节和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将地下水位降到农作物生长的临界深度以下。
(5)渍害区治理。在设计暴雨形成的地面明水排出后,应在农作物耐渍时间内将地下水位降至耐渍深度,自流排水无法将地下水位降至耐渍深度的区域,应采取建电排站或打井等强排措施降低地下水位,电排站和机井的规划设计要根据排水面积和排水量确定。
4、田间工程
(1)引黄自流灌区原则上按一沟一渠一路布设,形成条田和格田,格田面积控制在5亩以内,宽度符合机械作业要求,,四周规则、田面平整;中部扬水灌区和南部山区库、井灌区按一渠一路布设,,畦田埂以高度15cm左右的软埂为宜,畦田内田面高差不超过5cm。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行激光平地。
(2)田间道路建设与灌区灌溉渠系和排水沟道规划相结合,设干道和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布局合理,密度、宽度等建设标准符合水利、交通、农机部门
高标准农田具体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