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回老家吃苦.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回老家吃苦
用户上传
作者: 小时候,每到开春,我就巴望着榆钱快些缀满枝杈。榆钱捋下来淘洗干净,加盐水拌些白面或玉米面,就可以做出很好吃的蒸菜。榆叶煮出的饭发黏,如果淋几滴小磨香油,或撒些芝麻盐,简直是美回老家吃苦
用户上传
作者: 小时候,每到开春,我就巴望着榆钱快些缀满枝杈。榆钱捋下来淘洗干净,加盐水拌些白面或玉米面,就可以做出很好吃的蒸菜。榆叶煮出的饭发黏,如果淋几滴小磨香油,或撒些芝麻盐,简直是美味——我是说如果。那会儿没钱买香油,芝麻盐也是十年后在责任田里种几垄芝麻才能吃到。
牛马驴骡也爱吃榆钱,可它们吃不到嫩榆钱,人还争不停呢,哪有牲畜尝鲜的份儿?除非那些东西枯黄了,从树上自动落下来,有人归拢一下,筛筛,倒进石槽,加水拌拌,料棒梆梆敲几声(其实无料可放),它们居然吃得津津有味。
记得有一年春三月,绿茸茸的柳豆冒出来时,姐姐带我和二弟去堤南坝头下捋青,那里有好大一片小柳树,是村里响应植树造林号召,三年前栽的。我和弟弟负责用木钩把小柳树扒弯,姐姐哧哧哧哧两手交替着捋柳芽柳豆,她腰间系着一个粗布包单,边塞边摁,摁到实在盛不下了才回家。把柳芽柳豆煮熟,淘洗两遍放净水,放醋,拌蒜汁,味道发苦,上顿吃了下顿还想吃。
进入四月,槐花坠弯树枝,招引无数蜜蜂从早到晚嘤嘤嗡嗡哼唱不止。地头、渠岸、堤坡与河套里好多灰叶菜马齿菜猪毛菜扫帚榆米谷菜等等正鲜嫩着,所有做工回来的人都会顺手薅一些。槐花嘟噜打蛋,一个枝杈就能捋下一竹篮,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加盐掺在面粉或玉米面里蒸两大笼菜团,够一家人几天吃了。
姐姐八岁就会揪野菜了,爹娘和爷爷为此乐呵呵的——他们仨人挣工分,年底算账只够换取人均一百多斤的口粮,有野菜源源不断进家,饭锅里就不那么清汤寡水了。即使在寒冬腊月,我家也有野菜吃,那些烫半熟然后晒干的野菜装满六个柳编大筐,足以支撑次年青黄不接的那段时间。
娘能把野菜做出几种花样:炒,烫熟凉拌,煮菜饭,蒸菜团,腌野菜梗,泡野菜叶。有回我家死了一只老母鸡,娘把爹剥好洗净的老母鸡剁成桃核似的碎块,连同作料一起扔开水锅里炖。鸡块快炖熟时,扔进大半盆已经切好的苦苦菜,继续炖。真好吃,原本苦得烧嗓眼的苦苦菜也变香了。
有天傍晚,娘指使我去常红村给姥姥家送干野菜,姥姥姥爷和舅舅妗子乐得眉眼儿里都是笑。姥姥家都是大人,没有闲人专门揪野菜,更稀罕干野菜。常红村和我们常西村以及我们楼杨公社其他村一样,队里都没有菜园。那时上边不让种菜,说是要“以粮为纲”,种菜是变相搞资本主义,我们一队偷偷种了几畦子菜,被公社派来的包村工作员发现,勒令拔掉改种高粱,甚至有几块地里把高的玉米苗统统让拔掉,一律种高粱,说高粱耐旱、产量高。我爹脾气倔,有天那个工作员来我家吃派饭,爹把高粱面窝头和高粱面稀饭端上桌,转身又端来半碟细盐。工作员哭笑不得,讪着脸要抄我爹碗里的凉拌猪毛菜。我爹紧忙把小黑盔子菜碗藏身后,说:“你不让种菜,哪儿来的菜?这是给猪羊骡马牛驴吃的东西……”之后,那位工作员再也不来我家吃派饭了。
有一种野菜叫锯齿菜,很难吃。爷爷说:“我当炊事班长时有年夏天住在深山里,老带领炊事班战士去山洼子揪锯齿菜,那里只有锯齿菜,找不到别的菜,不吃只有饿肚子。后来大家吃惯了,遇上炊事班抽不

回老家吃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妙玉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7-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