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复习课
《河中石兽》复习课
1/9
《河中石兽》复习课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学科教研组立标课
《河中石兽》
东田庄学校段绪娟
2019年3月4日
11
《河中石兽》复习课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河兵:巡河、守河的士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盖:原
来是。发语词,连结上句或上段,表原由】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可以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
水处啮(niè)【啮:本义是 "咬".这里是侵害、冲洗的意思。】沙为坎穴【坎穴:坑洞】,渐激渐深,至石
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如是:像这样】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已:停止】,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贱,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④如【如:依据】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而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两者多矣,可据理臆(yì)
断【臆断:主观判断】欤(yú)
【参照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凑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坍毁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同淹没在了河里。经历
十多年,和尚们召募资本重建寺庙,在河中找寻两个石兽,最后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
游了。于是划着几个小船,拉着铁耙,找寻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影。
《河中石兽》复习课
《河中石兽》复习课
7/9
《河中石兽》复习课
44
《河中石兽》复习课
《河中石兽》复习课
9/9
《河中石兽》复习课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嘲讽说:“你们这些人不可以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
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深重,沙的性质柔软浮动,石兽沉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
找石兽,不是疯了吗”大家都服气地认为他的话是精当切实的言论。
一个年迈的河兵听闻了这个看法,又嘲讽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找寻。由于
石头的性质坚硬深重,沙的性质柔软浮动,水流不可以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必定在石头下边迎水的地
方冲洗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然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
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断地转动,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找寻石兽,原来就是疯狂的;在原
地深处找寻它们,不是更疯狂吗”人们依据他的话去找寻,果真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对于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有好多啊,莫非能够依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
断吗
【文学知识】
体裁:文言笔录小说
:纪昀,字晓岚,清朝有名学者,生性幽默幽默,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笔录》,
本文选自此中。
作品:《阅微草堂笔录》:纪昀暮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录小说,全书主要记述妖怪鬼狐故事,此中也有许多对于考证的文字,此外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在书中也有记述。
《四库全书》:分古今图书为经、史、子、集四档。
【重点词句】
并:古义:一同
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并列。
阅:古义:经历
阅十余。
今义:阅读。
是:古义:代词
这是非木柿。
今义:判断词
是。
盖:古义:发语词
盖石性坚重。
今义:有遮盖作用的器物。
但:古义:只
但知其一。
今义:
《河中石兽》复习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