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宝鸡市渭滨中学何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
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
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
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
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
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
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
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读上阕,思考下列问题:
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
2、一个“看”字管到哪里?
3、景物描写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是怎样的?
4、上阙中作者描绘了几个画面?
5、写景诗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远眺
近观
仰视
俯瞰
动
静
湘江秋景图
独立寒秋图独立寒秋橘子洲头
层林尽染: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如人工染过一样。
千帆竟发、争先恐后。
雄鹰展翅、迅猛有力的矫健雄姿。
鱼游水中、如游空中,自由、轻松。
春风又绿江南岸
红星枝头春意闹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思考:
读下面两组描写秋景的诗句,试着说说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和中国传统诗词中的秋景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楚辞》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曹雪芹《红楼梦》
读下阕,思考下列问题:
2、上阕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哪些话是回答?
1、下阕中的哪个字是领字,一直管到哪里?
3、下阕中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
沁园春。长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