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论文(00001).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第11页
从璀璨的中国书画历史看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作 者: ****笔画走向如玉箸垂拱,整体看去精妙绝伦,端庄优美。
汉朝初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书体——草书。这种书体以其潇洒飘逸,个性奔放很快便受到了文人们的赏识,并快速的开展壮大起来。〔具体见第五局部〕而此时更多留存下来的书画作品以汉隶居多。汉隶是在秦隶的根底之上开展起来的一种改进书体。它的特点是:形体由长方体趋向宽扁,由纵势转向横势,笔画已趋工整点画俯仰照应。到东汉时期笔法技巧更为丰富,在挑拨中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第4页
充分发挥笔毫的变化,提按顿挫,起笔止笔,表现出蚕头燕尾波势的特色。在结构上疏密的变化,点画的照应,更加显现出隶书复杂多变的姿致,而风格也更为多样。 节选自?中华文明全景书系·中国美术史?第31页 杨超、紫都主编 远方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
此时的书法作品主要为隶书石碑、简牍及帛书、摩崖石刻等,主要以?张迁碑?、?曹全碑?等为代表。
四、“书圣〞王羲之与“才绝、画绝、痴绝〞的顾恺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书画繁荣期的开始,不仅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各种书体已经根本成型、绘画门类繁多,更重要的是此时出现了我国书画史上至关重要的两个书画家——王羲之和顾恺之
王羲之〔322—379〕字逸少,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卒於会稽金庭。羲之幼时不善于言辞,长大后却辩才出众,且性格耿直,享有美誉。晋大尉郗鉴选中他为女婿,“袒腹东床〞的典故就出于王羲之〔见?世说新语·雅量?〕。朝廷公卿着重王羲之的才器,屡屡召举为官,他都辞谢。后为征西将军瘐亮参军,累迁长史,进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会稽〞。后与太原王述不和,称病去职,归隐会稽,自适而终。他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主要作品有?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序?、?初月帖?等。他的作品由于历史久远而又不易保存,更加之种种人为原因,故全部失传。现在看到的大都是唐宋以来的摹本。
其中?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28行,324字,是王羲之生平最得意之作。相传到唐太宗朝时,太宗命人由民间征收入宫,爱不释手。一面命本朝的大书法家誊写抄录,一面又下令自己死后此书陪葬昭陵。故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均为摹本。其中以神龙本最好。此本遒媚劲健,点画富于变化,用笔反复偃仰,墨迹随浓随淡。,行款忽密忽疏,相同的字结构无一重复,变幻无穷,自然生动。宋代的米芾评此书帖“锋势郁勃挥霍,浓淡如云烟,变怪多态〞。可见其窥其价值可见一般。
另一位是顾恺之〔345-406〕东晋画家。 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曾为醒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105-418〕初任通直散骑常侍。刘裕北伐南燕,恺之为作?祭牙〔旗〕文?。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画人注重点睛,自云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即这个,指眼珠〕中。主要作品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代表作,,,原画已佚,现藏均为摹本。?洛神赋?原为三国时文学家曹植所做,它描绘的是作者有京师返回封地途中渡洛水时与洛水女神相遇而爱恋,终因人神路隔而无奈别离的动人故事,历来被创作为音乐、诗歌、戏曲、绘画等但以顾恺之的绘画最为精妙。此画分为三局部,作者采用优美细腻的线条,老道而又深厚的功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画面。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第5页
另外,此时随着一些僧侣在各地建造石窟寺庙,佛教壁画开始兴起。著名的有?鹿王本生图?等
开放的朝代,繁荣的艺术
中国的历史进入隋唐时期可谓是到了最鼎盛的时期了。这个时期不仅在政治上统治者威望极高、国家地位至上、综合国力极强,在经济上商品交易频繁、往来贸易丰富、经济收入极多、国库充盈,在外交上各国纷纷
图七 王羲之、顾恺之书画作品〔上:兰亭集序〔神龙本〕 中左:快雪时晴贴〔唐摹本〕 中右:女史箴图〔唐摹本〕 下左:赵孟頫临写洛神赋 下右:洛神赋图〔宋摹本〕〕
派使者来中国访问,向中国统治者学习治国经验并同时带来了他们的文化观念。中国也派大臣或用其它方式到国外去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论文(0000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ny
  • 文件大小7.14 MB
  • 时间2022-07-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