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doc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民族性的不同,进而衍生出艺术自身表现方式和技艺特点的差异。所谓艺术的民族性,就是指由民族历史的思想文化所决定并体现的区别于其他民族同类要素的特质,它是艺术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内因。同时,艺术的发展是建立在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民族思想文化、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基础之上的。中国画,特别是由于中国文人的参与,逐步把这门艺术同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和认识论结合起来,把艺术表现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艺术体系,也构筑了中国画艺术与世界其他民族艺术的本质区别。
中西方有着不同传统的观念,西方认为宇宙或世界的中心是人类,主宰着自然;东方尤其是中国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共存。在艺术的世界里,西方绘画很早就开始固守焦点透视和视点固定的准则,有着非常强烈的时空概念;中国绘画则采用动点透视或散点透视,画面常常是时空变换,物随心动,景随人移。在对自然的态度上,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中后生的一部分;而西方则认为自然的主人是人类,自然为人类而存在。这种观念的差异,表现在艺术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主张,在艺术的实践当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传统。中西方艺术观、世界观等方面虽然有着差异,但人类毕竟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必然存在着相似或共同点。一件艺术作品,内容方面的主要因素有主题、题材等,作者采用不同的形式决定了不同的内容,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相类似的表达方式也会有不同的内容。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是两幅同样题材、同样标题、同样内容的作品,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却是大不一样。达芬奇采用平面构图是为了突出基督,基督处于正中间的位置。人物并列左右,画面铺展,按顺序排开,产生了对称平衡的感觉,基督表情平静的陈述性手势,使画面增强了凝重感,虽然十二门徒的动态各异,秩序感、均衡感以及被安排在中心的视觉重点,非常有力地统领了整个画面,使整个画面产生稳、静的效果。丁托列托构图采取了斜角线,增加人物,夸张的动作,强烈明暗对比,纵向透视的角度,使观者似乎就站在门口或高处观看。成组的人物、扭转的体态、繁忙的场面,再加上奇幻的灯光、。两幅画虽然一静一动,一正一斜,但饱满的构图画面、人物,充盈的背景刻画讲究细节,非常明显的叙事性,画家在忠实地描绘故事的同时,利用人物表情、背景布置、光影效果创造出体现情感和事实两个方面的真实感受,故事虽然可能是子虚乌有,但画家的观念理性把一切都转化为表现的真实和理解的真实。恰恰相反的是中国绘画作品,现实的真实并不代表一切,认为很重要的东西不足以表现一切画家,甚至现实真实与艺术理性南辕北辙,与艺术最高的理想境界有天壤之别。唐五代画家如张萱、周防、顾闳中等都擅长人物,《揭练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都描绘了较多的人物,表现的是世俗生活的场景,题材和内容是真实可信的,但是东方式的表现手法使得画面凸显出一种神奇的超越性,艺术超越生活、超越人的思维观念、超越人类的生存理想,在其中很轻易地就得到了表达。
这些作品的主题内容都是人物,但有的作品更多的不是为了刻画人物,而是为了表达一种理念,超越时空界限的结构,丰富的内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7-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