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美村导游词
坝美村导游词1
坝美村位于云南文山州广南县北部坝美镇,村子四面环山,不通马路,进出寨子主要靠村前村后两个自然的石灰溶岩水洞,村民们要摸着岩壁趟水、撑竹筏、划独木舟、坐小船词2
坝美村位于广南县北部的阿科乡和八达乡交界处,属喀斯特地貌,四周被翠绿的群山环绕,境内一年四季流淌着一条名为"驮娘江"的澄澈小河。这个村寨的奇妙之处就在于,进出村都需乘船经过幽深、昏暗的水洞。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来到坝美,靠潺潺的溪水指路,溯流而上,就会看到一个状若巨笔的石山(坝美村的入口)。只见这座"石笔山"的'腹部开了一个巨大的石洞,洞上倒悬着多数如笋的石柱,成群的燕子正在四周翻飞回旋,溪水便从这里流出并形成飞瀑。倾听着瀑布发出的轰鸣声,坐上晃晃悠悠的猪槽船,不一会儿就可来到洞中。突然之间,洞外嘈杂的人声、水流声会完全消逝,只剩下燕子发出时有时无的呢喃声。当黑暗把人和猪槽船完全淹没时,你会产生进入"时间隧道"的感觉:一个现代、嘈杂的外部世界消逝了,一个古老、奇妙的小村在等待着你。
在昏暗的水洞中沐浴了二十多分钟的凉风后,一束光出现了,接着便可看到洞口吱呀作响的水车、壮族少女婀娜的身姿,船到岸了。拾级而上,眼前忽然豁然开朗:淡蓝色的驮娘江在不远处向你招手,碧绿的田野间农人正辛勤地劳作,翠竹、桃林深处掩映着古朴的村舍。
坝美村是一个只有101多户人家、600余名村民的壮族村寨,居民为土著壮族的沙支系。这里民风纯朴,村民待人坦诚、友善。到这里旅游,都会受到了村民们的热忱款待:一路上都有老年、青年村民载歌载舞,夹道欢迎;入村民家中后,当地人拿出了最好的腌肉、时鲜的蔬菜和壮族的八宝饭――五彩花糯饭来款待游客。
坝美不仅民族风情独特,风光也特殊漂亮。驮娘江在坝美村中央冲击出一个三角形河滩后,就分成两条河向东流去,一条河叫"男河",一条叫"女河"。在燥热的夏季,这两条河便成了男、女洗浴的地方。在茂密的竹林里换下汗渍斑斑的衣服,纵身跳入凉爽的河水中,是一件非常满意的事。假如你不想游泳,可在河边观村民捕鱼,当地人捕鱼时喜爱筑起"鱼坝",再四处撒网,等水中的鱼儿醒过神时已进了人们的鱼兜。另外,到村民家中观看当地人用古老的纺车纺布,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怎么样,有空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散散心,到坝美村走一走吧。
坝美村导游词3
从北海回来我们玩到了具有“世外桃源”美称——文山州坝美村。坝美村位于广南县北部的阿科乡和八达乡交界处,我们一路上看着美景、斗牛竞赛最终来到了坝美。
进入坝美村,先要坐的是马车,第一次坐上马车感觉可真好,小马一颠一颠把我们拉到了一条河旁边,这条河叫:驮娘江。河的中间有一个大溶洞,洞口四周飞着很多燕子,村民告知我们:“要坐船经过这个溶洞才能到村子的另一边。”我们在这个山洞里,一点光也看不见,伸手不见五指,时常的会听到燕子喃喃叫声,有雨露会打在我们的身上把我们淋湿。刚起先的时候我们有一点胆怯 ,后来渐渐地就适应了。坐了20分钟的船,我们看到一道光来到了洞口,如同《桃花源记》里写的一样:豁然开朗。洞外又是另一番景色。一架架风车呼呼地转着,一片片良田发出了阵阵芳香,一片片玉米地结满了丰硕的果实,远远望去山下有一座小村庄。我们来到村子的中央,有一个民族广场,广场常常会实行祭龙、围鱼、泼水节、对唱、耍狮子、踢叶子球、演练古兵器等活动,让游客们感受到这个村子的热忱。广场旁边有一棵大榕树,它的树叶茂密,人们可以在树下乘凉,它的树干很粗大,10个人围在一起都抱不过来。在榕树下村民们在卖当地特产:五彩糯米饭,由红、紫、黄、绿、白颜色糯米饭组成的,味道还不错,在这里我还买了木制小船留作纪念。
坝美村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