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乘法口诀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乘法口诀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4面2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2.摆一摆,数一数。
在打算摆之前听清晰几个要求: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
(2)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3)边摆边把14页下面表格填完整。
(4)比一比看谁的动作最快。
3.试一试。
(1)依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师: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
师:2双筷子呢?(2个2) 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师:同学们很聪慧,那你们能依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同桌沟通后,独立填写算式,再汇报;老师按依次板书乘法算式。)
(2)视察算式和刚才板书的口诀有什么关系?
(3))找寻2的乘法口诀的隐私。
4.读一读、记一记。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摘苹果(口诀基本练习)
2、猜一猜(口诀与算式基本练习)
两个盘子里分别放了5个苹果,上面用白纸盖住,猜一猜每个盘子有几个苹果,并说出两个乘法算式和所用的乘法口诀。
3、独立完成作业第三题,师巡察批改。
4、你知道吗?(关于口诀的一些历史资料)
乘法口诀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读起来很顺口,使乘法算的又对又快……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考评课,也是进入新校被校领导所相识的第一次展示的机会。虽然没有试讲(试讲是我一贯比较反对的一种展示自我的方式),但是从思想上比较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某些地方的处理临时发生了改变,可能是因为时间关系怕完整的教学结构无法展示给听课的领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被淡化,关注学生的地方自然少了些,课后想起缺憾的地方还是不少加上李老师的诊断思路清楚了很多。
关键处:相当多的孩子在学乘法口诀的时候,并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我在设计课的时候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也想给学生一个机会展示自己,教化学生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道光会背乘法口诀而不知道其意义和来源是不行的,应当进一步的深化探讨。还有一个缘由是因为在5的口诀教学中是从算式入手来编制口诀,在这里想打破前一课时的教学依次让孩子觉得新奇,或者是想让听课的老师也感觉有点新意吧,依据学生的回答师根据依次并全部板书在黑板上,原本准备在学生全部列出乘法算式后,比照算式和口诀有什么关系的'时候,会茅塞顿开,口诀原来于此处编制的。对于这种教学思路我还是比较满足的,但是缺憾的是在引导视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只问了一句你知道这些算式和口诀的关系吗?当学生还在愕然中便如蜻蜓点水般草草收场,此环节的教学在我的拉拽下学生一句一句的找到了口诀所对应的算式,教学过程不算轻松而且也没有出现我想要的“大悟”。
李老师说的没有错:知道自己要达到一种什么目的,思索透了,课堂上才会收放自如。在这一环节上虽然知道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但是根本没有想清晰通过怎么样做怎样引导才能达到这种目的,人们常说细微环节确定成败,事实上在一节课上关键地方的胜利与否也是如此。假如真正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感受的话,在此时完全可以多花费一点时间,引导学生发觉口诀和其对应的算式的相同与不同,比如算式只是比口诀多了一个乘号,算式是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口诀是中文大写,假如把算式中的乘号盖住的话就能得到其对应的乘法口诀,那么口诀的来源也自不待言了。想要学生的“茅塞顿开”也由不得学生“不悟”了。
第 5 页 共
小学数学乘法口诀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