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教案
人物描写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以及细节描写。
2.掌握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来突出人物的个性。
〖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来体现人物的个皮捣蛋;
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
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
教师总结:通过修改,使人物具有符合自己性格的语言。人物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七、什么是心理描写?作用是什么?
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
八、心理描写四大技巧
第一种: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它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
第二种:梦境幻觉。
(梦,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是形象化了的心理活动。它不仅可以的反映人们的生活经历,也可以反映人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测。)
第三种:利用环境景物衬托人物心理。
第四种:神情肖像、动作语言行动式。
注意不要犯两点常见错误:
1、在进行心理描写时,特别要注意所写心理必须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假如让小孩表现出成年人的心理特点,那就不真实,不能令人信服。同时,心理活动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孤立存在,因此在描写心理活动时,要特别注意人物在不同环境中所表现的不同心理。
心理描写常犯的毛病就是用抽象概述代替具体描写。如:“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这写的是“我”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
导入案例文段: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
不及格,很是伤心。
思考:如何用心理描写四大技巧来修改文段?
解析:
一、内心独白式: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单放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跑出去打。老师啊,发发慈悲,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老爸呀,手下留情吧,我以后学习一定用心呀!”
二、幻觉描写式:
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
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三、环境描写式: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四、语言行动式: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唉,可怜的48”,我瘫在了桌上。
教师总结:心理描写除了直接剖析人物的心理,让人物内心独白或产生幻觉外,还可以通过对人物其它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即间接心理描写。
九、细节描写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
导入案例一:卷子发下来以后,许多人像化学反应中不安分的原子那样,迅速活动起来。右手握着笔,装出一副认真的样子,左手伸进了抽屉,目光成了三份:一份佯装看着试卷,一份“远观”着抽屉里那半遮半掩的书,还有一份则观察着老师的“行踪”。也许一会儿还会出一份—“斜视”同桌的卷子。
思考:1、文段中的细节描写在哪里?
2、突出了人物的什么情感?
导入案例二:近了,更近了,组长终于来到他的身边,像一座泰山定在他面前,嚷道:“快交作业,快交作业!”他“嘿嘿”一笑,表情是那样滑稽,又是那样神秘,猛然,他把头一扎,像一条滑溜溜的泥鳅从组长胳膊旁闪过,脚底像抹了油一样飞奔逃走了。
思考:1、文段中的细节描写在哪里?
人物描写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