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宽泛的酸、碱、盐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实验:查验溶液的酸碱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酸雨中含有的硫酸及硝酸(HNO3),食醋中含有的醋酸(CH3COOH或HAc);饮料中可能含有的碳酸、柠檬酸等。
2.酸的分类:无氧酸(如HCl)、含氧酸(HN
3、H2SO4)等。
3.浓硫酸、浓盐酸和浓硝酸的物理性质
注意:浓硫酸拥有一定的特性:
(1)吸水性(物理性质)用于气体干燥,但除NH3等碱性气体除外[2NH3+H2SO4==(NH4)2SO4]
2)脱水性(化学性质)——黑面包实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响,使之炭化。)
3)强氧化性,腐化性——与金属发生反响,生成的气体不生成氢气而是二氧化硫。
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排在氢后边的金属(如Cu)反响,如:
Cu+2H2SO4(浓)△==CuSO4+SO2↑+H2O
4/13
又如,冷的浓硫酸与铁或铝反响后,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响进一步进行。
(4)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沿器壁,不断搅拌。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水,足以使水分沸腾,并且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就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致使水沸腾而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而造成事故。
5)安全事故的办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后,首先快速用抹布将其擦拭,然后用大量水冲刷,最后用3%~5%的NaHCO3涂敷。
稀硫酸溅到皮肤上后,应当马上冲刷,因为随着稀硫酸中溶剂的蒸发,也会变成浓硫酸。
4.酸的化学性质
1)实验: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化学性质的比较总结:酸所拥有的共同特点:
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因此酸溶液会拥有很多共同的性质(酸的五大通性):
(1)酸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响
A.紫色石蕊试液或蓝色石蕊试纸碰到酸溶液变红色;
B.无色酚酞试剂碰到酸溶液不变色。
提醒:紫色石蕊试剂变色情况为:“酸红碱蓝”;是指示剂变色,而非待测溶液本身变色。
(2)酸溶液与某些金属反响
酸溶液+(氢前)金属→盐溶液+氢气
注意:
5/13
A.在金属活动性次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边的金属则不能;
B.排在金属活动性次序表越前面的金属,反响现象越强烈,速度越快,如Mg反响有显然放
热现象;
C.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响后,不能生成氢气,而是生成水。如浓硫酸、硝酸等强氧化性酸;
D.该类反响属于置换反响
如:Zn+2HCl==ZnCl2+H2;↑Fe+H2SO4==FeSO4+H2↑
3)酸溶液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响(金属氧化物又称碱性氧化物)酸溶液+金属氧化物→盐溶液+水
注意:该反响过程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不变,酸中的原子团不变
如:CuO+2HCl==CuCl2+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ZnO+2HNO3==Zn(NO3)2+H2O
(4)酸溶液与碱的反响(又称为中和反响)
酸+碱→盐+水
5)酸溶液与某些盐反响
酸溶液+盐→新酸+新盐
注意:A.我们往常碰到的盐是碳酸盐,因此绝大多半反响是:酸+碳酸盐→新盐+水+二氧化碳
如: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H2SO4==Na2SO4+H2O+CO2↑;
6/13
K2CO3+2HNO3==2KNO3+H2O+CO2;↑
MgCO3+CH3COOH==(CH3COO)2Mg+H2O+CO2;↑
B.某些特殊的盐能与酸反响,生成特殊的积淀
如:HCl+AgNO3==AgCl↓+HNO3;BaCl2+H2SO4==BaSO4↓+2HCl
补充:Cl-及SO42-的查验
A.向待测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后有白色积淀生成,滴入稀硝酸溶液后,积淀不消失,则溶液中含有Cl-,如果没有积淀或许积淀消失,则不含有Cl-。
B.向待测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后有白色积淀生成,滴入稀硝酸溶液后,积淀不消失,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