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版本对比
摘 要:为了便于不同国家的国际贸易实践,国际商会在上世纪出台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将之前较为混乱的贸易术语进行了统一。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实践中出現的新形势,通则也进行了数次修订,最新版本INC由于新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蓬勃发展,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多式联运的普及,实务中门到门的交货方式开始被普遍采用,为适应新的需求,通则又新增了货交承运人(FCA)这一新的术语,因为在这种新的运货方式中,船舷概念较为模糊,交货点应为陆地上的某一点。第四次修订于1990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国际贸易开始通过电子系统来进行处理,电子资料交换系统在实践中的地位也随之上升。与此同时,国际海事委员会在第三届大会中通过了《国际海事委员会电子提单规则》,可以预见的是,电子凭证以其便捷性这一优势必将替代纸质单证。因此,通则修订中明确规定卖方要求提供单证时,电子单证可替代纸质单证。第五次修订于2000年,一方面全球无关税区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电子通讯的普遍性也在提高,因而运输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第六次修订于2010年,2010通则取消了原有的四种贸易术语DAF、DES、DEQ、DDU,新增了DAT、DAP两种贸易术语,使得新的通则能够更加符合当时国际贸易的实践,方便双方进行交易。将11种贸易术语根据卖方在双方交易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大小将贸易术语分为F、D、C、E四组,又按可适用的运输方式将其分为使用于任何运输方式的术语以及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术语,同时因为风险转移地点的变化以及更便于贸易实践,取消了“船舷”的概念。
从通则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一般来说每隔十年会进行一次修订,时值2020年,新的INCOTERMS2020如约而至,于2019年9月10日正式发布,通过弥补INCOTERMS2010在实践运用中的不足,进一步为国际货物贸易保驾护航。
二、最新版本对比
INCOTERMS2020并未在体系上对原有的通则做出太大变化,仍然是按运输方式分为两组,但在细节上作出了一些修订。
(一)DAT改为DPU
INCOTERMS2010中,在使用DAT这一术语是卖方仅承担将货物从运输工具上卸下并交由买方处置的义务。但在贸易实务中,买方在使用此术语时不仅仅希望卖方将货物运至运输终端,而且希望卖方将货物运送至运输终端以外的地点以交货,承担进一步的运输义务。因此,INCOTERMS2020新增DPU(Delivery at Place Unloaded)以满足实践中的需求。
(二)CIP/CIF中保险内容变化
根据INCOTERMS2010,在使用CIP、CIF两种术语时,卖方仅仅有义务提供条款C(协会货物条款)或与之水平相当的保险,其保险水平相当于平安险,对运输大宗货物相对适用,但不太适用于工业制造品。因此,INCOTERMS2020在CIF中保留相同保险水平的基础上,修改CIP中的保险内容。将其保险水平提高至条款A,以适应运输工业制造品的需要。
(三)规定安保要求
INCOTERMS2020回应了实践中愈发突出的运输途中的安保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安保问题,将产生更多费用或者导致迟延履行。INCOTERMS2010没有涉及运输过程中安全保障责任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版本对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