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猴儿散文
知了猴儿散文
入夏渐深,便起先有了知了的叫声。起初那叫声隐隐隐约、细若游丝,仿佛从遥不行及的天涯飘来,又在途中绕过了许多道弯一样,声音微弱得乏累不堪,又细脆得犹
儿时在家乡,田野空旷,树木葱郁,而不知为什么,我们竟从来不吃这养分丰富的知了猴,只知那蝉蜕是一味很金贵的中药材。夏季到来的时候,有人会特地在树干、草棵等处找寻和收集蝉蜕,然后卖给药店或收蝉蜕的小贩。我也间或从树干上剥下蝉蜕来玩,但我从未卖过蝉蜕,更不知它详细的价格。对于我来说,蝉蜕是儿时来自家乡的记忆,而知了猴则是少时味蕾上的留痕,是捕获过程中的欢乐体验,是时间的回味。
儿子小时侯,我们还住在那个有着许多白杨树的大院里,夏天时,照旧会有许多孩子喜爱在晚饭后去捉知了猴。那个家属院的地面是用青砖铺过的,雨季时,经常有一层稀疏的青苔覆盖在小路之外的地面上,潮湿的砖缝之间会有许多小洞,大些的,是知了猴钻出地面时留下的,小些的,里面一般正有知了猴努力向外钻。记得儿子当时一岁多,却已知道那些小洞里会钻出好玩的知了猴,走路尚且不稳,却已学会拿一根小木棍去捅那些洞洞,若真就捅出了一只知了猴来,他便兴奋得载歌载舞,那童稚的笑声穿透了夏日厚重的热浪,清爽爽地弥散在我的眼前和耳边,洒了一世界的华蜜和欢乐。
好像在那个时期、那个大院儿,在那些有白杨树陪伴的岁月里,知了猴从不曾远离我们的视线,它们在每一个夏季里,陪伴我们单调的生活,也给了我们奇妙的味觉体验。那些年,不光是那个大院儿,只要有树,特殊是有白杨树的地方,就会在夏夜里吸引着来捕获知了猴的人们。你会在夜晚的黑暗里,被一束束手电的光亮划过眼眸,这光亮里,有着人们填补夜晚单调无聊的期许,有着味蕾上那丝丝缕缕的煎炸烧烤香,更有着悠然生活的安静和满意。
这幅画面,便是一种生活的真实写照。而那些入了我们口腹的知了猴们,经验了深藏于地下几年之久才得以重见天日的的极致孕育,最终却成为了我们舌尖上的美味,未及华丽绽放,未及吟唱诞生命的华章,便终结了一切,终结了对于枝头的憧憬。那些逃过我们的捕获,顺当出土并爬过土地、草丛或枝干,最终伴着黎明曙光,而在枝头华美蜕变的知了猴们,从今以另一种姿态高唱起生命的'赞歌,直至秋后雨深露重,枝头的暖和再不足以抵抗激情退却的寒凉,于是,生命轮回戛然而止。许久期盼,短暂辉煌,蝉的一生可谓曲折悲壮。可它们却用吸食树汁养分,破坏树木生长的方式维持其奇妙而短暂的生命过程,或许它们最有价值的地方,是知了猴成为了我们极具养分滋补功效的美食,蝉蜕成为了重要的辛凉解毒中药,其他的诸如它们在枝头的高调与炫耀等等,与此相较起来,都显得有些微乎其微了。
因了知了猴的高养分、高蛋白、无公害、药用疗效高等特点,始终以来,它都是大众宠爱和推崇的一道药膳上品。尤其是城市的餐饮行业,更是少不了这“金蝉”的身影,从高档餐厅到路边的大排档、烧烤摊,从超市的冷冻速食部到冷库的生鲜品贮存,无一不活跃着知了猴的影子,它们是大家舌尖上的享受,也是物质生活丰富多彩的体现。
如今已少有人再去捕获知了猴了,所出售的那些,也许人工养殖的可能性更大些。人们的时间很大程度上都被网络世界主宰着,无暇再去体验那份慢节奏的生活。也不再有人用打发夜晚时间的方式去积攒舌尖上的享受,想吃时买来,随时依了心情烹制美食,既便利又省心。但夏日的夜晚却因此而少了一道风景,一道由多数条手电光束形成的光与影的风景,一道点缀夏夜风情的淳朴传统的消遣景象。无论城市和乡村,那些年的那些关于知了猴的往事都已成为恒久的记忆,那是一个如今想来还有些落后的时代,但那时的欢乐,却比如今网络时代带给我们的欢乐更纯粹、更恒久。
第
知了猴儿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