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壶如养心
西西 紫砂名师杨春根
经几位壶友介绍,我的好友圈里有了一位“真金白银”的紫砂壶制作大师。他是杨春根,江苏宜兴丁蜀镇人,是我国当代一位优秀的中青年陶艺家。
他的艺术履历里这么写道:自幼受紫砂艺术的熏陶和养壶如养心
西西 紫砂名师杨春根
经几位壶友介绍,我的好友圈里有了一位“真金白银”的紫砂壶制作大师。他是杨春根,江苏宜兴丁蜀镇人,是我国当代一位优秀的中青年陶艺家。
他的艺术履历里这么写道:自幼受紫砂艺术的熏陶和影响,酷爱紫砂壶艺。198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陶艺家顾建军研习紫砂壶的设计和制作,后又经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何道洪等名师的指导,技艺日趋成熟和完善。20多年来致力于紫砂泥料的配置和研究,对紫砂矿料及五色土具有独到的见解。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杨春根老师又开始对历代名人名壶的研究,尤其对明清时期老壶的特征,泥料和工艺特点有较深的研究和熟练的鉴别能力。
收藏界评价他创作的壶艺作品是选料考究,配置科学合理,题材新颖,格调高雅,内涵丰富,既有传统壶艺的神韵和魅力,又具有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属于雅俗共赏之佳作。
其作品价值从他多次在国内外评比中荣获大奖可见一斑。去过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的朋友可以一睹其精品之作的风韵。他创作的“四方筋囊传炉壶”由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并有多件佳作被刊登在中外专业杂志,深受中外壶友和藏家的青睐。
我与杨春根老师的交往,缘于壶,更缘于心。
端茶说壶
柴米油盐酱醋茶,系百姓生活开门七件事,也就是说,茶乃生活必需品。有人说,茶乃一种人生,不同性格不同生活阅历的人,品同一壶茶能品出不同的意境。
也有人说,百姓喝茶是一种需要,和尚饮茶是一种禅,文人喝茶则是一种文化。我交往的文人中爱茶者众多,一杯茶在文人眼中,既是解渴佳品,又可扬清荡浊,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人格、一种境界的象征。
温壶、烫杯、洗茶、泡茶、翻杯、敬茶、闻香、品茶, 此为茶趣。
话说品茶有讲究,一杯茶须分三口喝,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饮茶。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觉口鼻生香。毛峰的鲜醇爽口,碧螺春的清和甜润,云雾的香馨浓厚,龙井的馥郁味甘,尽在不言中。
要喝茶,便不能不说壶,让我们一起听听杨春根老师如何说壶。
“当世以宜兴紫砂壶为最,盛行于明清年代及本世纪初,时下更具紫砂收藏热势。
茶壶之盛行可以说是因为人们已把喝茶当作社交、礼仪及日常保健的重要生活方式,而用一把精致的茶壶泡一杯馨香的茶,在平淡中享受生活,怀一份虚融淡泊的心境 ,此为品茶玩壶之乐是也。”
古壶之风
杨老师对古壶也多有研究。且听君道来――“古朴、富丽、淡雅乃为古代茶具之风范。 中华茶艺,孕育于汉魏,滥觞于三唐,发展于宋元而成熟,光大于明清。”
我们看到,与此相应,茶具的发展,表现为由大趋小,自简趋繁,复又返朴归真、从简行事的过程。它与时代风气相涤荡,逐渐趋于艺术化和人文化。
先说说唐代茶具。自从“茶圣”陆羽著了《茶经》后,“茶道大行”。中国的茶,也由此进入一个新境界。其《器》章就列举了28种煮茶和饮茶的器具。
时下茶具,曾风靡朝野,以致“远近倾慕,
养壶如养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