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少阳病的理解与柴芩草汤的运用(余秋平).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少阳病的理解与柴芩草汤的运用(余秋平)
  转自 余秋平讲中医经典 公众号
  只要提到少阳病,任何稍微学过伤寒六经辨证的童鞋,第一反应一定就是小柴胡汤。
  但真正上了临床,很多人都会发现,遇到少阳病,小柴胡汤原方投下去,的确有不少少阳病的理解与柴芩草汤的运用(余秋平)
  转自 余秋平讲中医经典 公众号
  只要提到少阳病,任何稍微学过伤寒六经辨证的童鞋,第一反应一定就是小柴胡汤。
  但真正上了临床,很多人都会发现,遇到少阳病,小柴胡汤原方投下去,的确有不少人药到病除,但也有人反而烧的的更重了……
  尤其是用小柴胡颗粒中成药的,会有一部分人会转高烧……
  这是为啥呢?那么多讲伤寒的书,不是都讲小柴胡汤是少阳证的代表方吗?那遇到少阳病的病人,小柴胡投下去,为啥是有的见效,有的不见效呢?
  难道我读的都是假的伤寒论?
  不信的话,我们重新看看伤寒论定义少阳病的原文:
  【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注意,仲景原文只说了少阳之为病,而并没有说少阳中风、少阳伤寒,也没有说往来寒热之类的。
  所以,少阳病的定义就是病人出现了口苦、咽干、目眩的表现。
  而导致这种邪气是从风寒湿温哪种邪气入侵人体转化来的?哪种都可以。
  或者说,风邪、寒邪、温邪、湿邪传入少阳,可能有一些自己特殊的表现,但口苦、咽干、目眩是肯定有的。
  那口苦咽干目眩又反应了什么问题呢?
  口苦,苦为火之味;咽干,意味着火热已经开始伤津液;目眩,肝气通目,而风邪多主动,所以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的表现背后的机理是风火邪气郁结肝胆,灼伤肝胆和三焦的津液,阻碍气血流通,导致气机不能调达。
  所以整体来看,仲景定义的少阳之为病的特点,主要病机是邪气传人少阳后转变为风火邪气,郁闭在肝胆经,并循经上攻头面。
  至于传到少阳的这种邪气是源于中风,还是伤寒,还是湿温等,都是在风火邪气郁闭肝胆的基础之上,出现一些特殊的表现,比如少阳中风会“两耳无所闻,目赤”,属少阳的伤寒会“脉弦细,头痛发热”等,但这些都是在口苦咽干目眩的风火邪气郁闭少阳肝胆的少阳病基础上的个性表现,并不是少阳病本证的根本病机。
  而仲景应用小柴胡汤的原文是什么呢?
  【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首先,既然邪气转入少阳了,肯定是出现了或口苦、或咽干、或目眩的少阳本证的风火郁结于少阳肝胆经的核心病机。
  但注意后面的条文:“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有胁下硬满的干呕不能食,是典型的脾胃虚弱,肝胆邪盛而导致的木盛乘土、脾胃受克而气机上逆的表现。
  再看小柴胡里面的党参、甘草、生姜、大枣,明显是温补脾胃之气的药,目的明显是把虚弱的脾胃之气补上。
  但是,之前已经分析了,少阳病的本证里面,可只有风火邪气郁结胆经导致口苦、咽干、目眩的表现,并没有脾胃气虚的问题!
  也就是说,若病人只有少阳本证的风火郁邪而无脾胃虚弱的兼证,则清少阳郁结的风火即可。
  没错!里面的参姜枣等补药就相当于给本来不虚的脾胃又补上了多余的气,而气一旦有余,就容易化火,更何况本身还有风火邪气郁结在少阳出不去!
  于是,最终小柴胡里的参姜枣不但不能扶正,反而助长了火热邪气。加上半夏把邪气

少阳病的理解与柴芩草汤的运用(余秋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321568027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7-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