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财务管理的目标
姜 超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最终达到的目的,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它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主管理者代表股东理财业绩的好坏以及经营业绩大小的看法,股票受到许多经济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因此,以此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些不尽合理。
(2)权益资本增值率。权益资本增值指标,一方面反映了资本保全原则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抑制曾经存在的企业资产流失现象,是投资者和经营者都非常重视的指标。权益资本增值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权益资本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上述公式不能提供权益资本保值增值的真实信息。主要不足有①公式中的分子、分母为不同时点上的数据,缺乏时间上的相关性,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原理。②期末所有者权益如果较期初有所增加,除了经营有效使资本增值外,还会由于非经营性原因使权益资本增加,如追加资本、接受捐增、资产升值等,也会由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而使权益资本减少。所以计算时还应从期末所有者权益中扣除由于非经营性原因而产生的净增加额,加上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③没有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如果当年物价变动幅度较大,一般采用财物资本保全原则,按一般物价指数将期初的所有者权益调到年末水平。
3、企业价值最大化
关于企业价值的定义又有几种观点,一是:“公司价值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二是“企业价值通俗地说是企业本身值多少钱”。在对企业评价时,看重的不是企业已经获得的利润水平,而是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第一种观点仅仅是“存量资本价值观”,不仅忽略了企业内部客观存在的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组织资本等重要的无形资产,更完全忽略了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和水平,而后者恰恰是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种观点将企业价值的重点转移到了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而对企业获利能力的评估暗含着对构成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的基础――组织资本的评估。这种观点太抽象,容易使人对其内涵产生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将企业价值给出较为明确的定义:企业价值是重置资本、组织资本和经风险调整后的未来获利能力的现值之和。
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以下优点:首先,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原理对企业价值进行了计量。其次,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了风险和报酬的关系。最后,企业价值最大化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益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当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预期的价值对企业的价值产生更大的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同股东财富最大化相比是财务理论界的一次飞跃,具体表现在:
(1)企业价值最大化扩大了问题的考虑范围。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和广大职工对企业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构成企业利益的均衡机制,如果试图通过损伤一方的权益而使另一方收益,会产生各种矛盾冲突,这样对企业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从这个角度看,股东财富最大化之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价值最大化能够弥补上述不足。
(2)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财务管理假设中的理财主体假设相一致。理财主体假设界定了财务管理的空间范围
再谈财务管理的目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