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综述.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综述
吕沛璐 提要我国传统的农村居民点土地浪费严重,宅基地面积超标、村庄建设缺乏规划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土地整理中的重要项目,是实现耕地面积占补平衡的有效手段。本文对当前有关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量,也考虑了在规划期内可能产生的人口变动造成的用地面积变化。计算公式如下:
△S=S-Bt×Pt
Pt=P0×(1+r)T-△P
式中:△S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S为农村居民点的现状用地面积;Bt为规划目标年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P0为现状农村居民点的人口数量;Pt为规划期末的农村居民点人口数量;r为人口自然增长率;T为规划年期;△P为规划期内人的机械变动量。
2、户均建设用地指标法。户均建设用地指标法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法都与政策制度的规定直接相关。然而,两者又有着一定的差异,何英彬等(2008)曾提出“两套指标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制定的,户均标准用地面积并不是人均标准用地面积与农户人口数的乘积。”在农户数量的取值方面,多数选择的是规划期末农户数为标准的,虽然预期农户数量的工作比较困难,但测算结果更加现实可行。计算公式如下:
△S=S-At×Mt
式中:△S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S为农村居民点的现状用地面积;Mt为目标农户的数量;At为规划期末的户均建设用地标准。
3、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法。这种测算方法考虑到了农村居民点内部的闲置土地的整理潜力,这部分的整理潜力几乎可以全部转化为现实的潜力。计算公式如下:
△S=S×α
式中:△S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S为农村居民点现状用地;α为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
4、以人均城市用地标准测算整理潜力法。目前,部分居民点整理项目区,特别是临近城市郊区的农村居民点采用的集中居住的住房条件是小区式的公寓楼。以公寓楼代替原有的住房,这样的整理方式可获得的整理潜力更大。该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S=S-C×Qt
式中:△S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S为农村居民点现状用地;C为城市人均用地标准;Qt为规划期末村内的常住人口数量。
(二)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们所使用的测算方法过于机械和单一,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当前对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面积测算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法、城市人均用地标准法。其中,前两种是实践中主要采用的方法。但我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复杂,不同的地形地貌、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采用相同的、简单的方法必然会引发比较大的误差(刘筱非等,2004)。此外,我们当前侧重于对宅基地整理潜力的测算,而对大量公共基础设施用地、村内道路用地的测算方法并没有很好的理论指导。特别是部分缺乏对整理潜力综合分析评价的整理项目,这都会对后期的一系列工作带来影响。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土地整理复垦工作的力度逐渐加大,据统计,1997~2005年之间全国累积补充耕地3,414万亩。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土地整理工作中的一部分,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是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前期任务的重点,是对后期整理工作开展的指导和监督,更是对最终项目成果验收评价的一项重要依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可卿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