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乡)规划原理》基础知识总结
城市规划的作用
1为国家与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2为重大项目的决策论证服务
3结合城市规划所进行的大量城市研究,为正确认识、建设、管理城市提供丰富 的资料与信息。
城市规划的含义
对一施,规划新的大型游乐设施用地 应选址在城市中心区外围交通方便的地段。
医疗卫生用地:布局应考虑服务半径,选址在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的地段。 传染性 疾病的医疗卫生设施宜选址在城市边缘地区的下风向。大城市应规划预留“应急” 医疗设施用地。
教育科研用地:新建高等院校与对场地有特殊要求重建的科研院所,宜在城市边 缘地区选址,并宜适当集中布局。
商业金融中心的规划布局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商业金融中心应以人口规模为依据合理布置, 市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 为50-100万人,服务半径不宜超过8km;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 50万 人以下,服务半径不宜超过 4km;地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 10万人以 下,。
2、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应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但不宜沿城市交通主干路两
侧布局。
3、在历史文化保护区不宜布局新的大型商业金融设施用地。
4、商品批发市场宜根据所经营的商品门类选址布局,所经营商品对环境有污染
时还应按照有关标准规定,规划安全防护距离。
城市工业的功能
1、城市发展主要因素
2、为城市提供就业岗位
3、产生大量的人流与物流,影响城市空间布局
4、产生环境问题
工业用地布置原则:
1、大气污染企业应在居民区的下风向, 或最小风频上风向,与盛行风垂直的郊
2、水污染企业应在居民区下游
3、固体废弃物与噪音多的企业远离居民区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
1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用地规模与形状、地形、能源、水源、工程地质、水文、 工业的特殊要求、其他)
2交通运输的要求
3防止工业对城市的污染
4工业区与居住区的空间关系 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
.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与要求,减少开拓费用,有 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
.职工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 交通联系。
.工业区与城市各部分,在各个发展阶段,应保持集中紧凑,互不妨碍,并注意 节约用地。
,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 少市内运输。
旧城工业布局存在问题及调整的原则、措施 问题:
1工厂面积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2缺乏必要的交通运输条件
3居住区与工厂混杂
4工厂的仓库、堆场不足
5布局混乱,缺乏生产上的统一安排
6厂房不合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原则:
1发展生产,充分利用与逐步改造相结合
2专业化生产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3工业改造必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街道工厂的调整低点,要便于居民参加生产劳动,对外迁工厂的供人居住区与 服务设施,必须妥善安排。
措施:
“留、改、并、迁”就地改造,调整合并;迁移厂址,土地置换; 协调工业与生活用地的关系的方法
1、要有便利的交通
A、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区布置
B、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的交通也要便捷
C、劳动密集型的工业或妇女劳动力多的工业,就近生活居住区。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A、基本上没有污染的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城内居住
B、对环境污染比较大的企业或有爆炸火灾危险的企业,应当尽可能布局在远 离城市的地方
C、可能污染空气与水体的工业应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与水源的下游
3、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4、留有发展余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1、从城市出发,综合规划 无论总体与局部规划,都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
当地自然条件,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密切结,统筹安排,作出内外协调、统筹兼顾、 全面合理的绿地规划。
2、远近结合,便于实施 根据城市的经济能力、施工条件、项目的轻重缓急, 订出长远目标,做出近期安排,使规划能够逐步得到实施。
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 规划时应将园林绿地的环保、防灾、娱乐与审美、体 育、教育等多种功能综合设计,安排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4、合理布局,均衡分布 规划时应考虑四个结合:点线面结合,大中小结合, 集中与分散结合,重点与一般结合,构成有机的整体。
市域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
(1)系统整合,建构城乡融合的生态绿地网络系统,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2)以生态优先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充分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区 域生态环境的平衡。
(3)加强对生态敏感区的控制与管理,形成良好的是与生态结构。
(4)保护有历史意义、文化艺术
城市规划原理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