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药物配伍禁忌
第1页,共41页,2022年,5月20日,6点12分,星期日
目前,临床用药几乎不存在一次只用一种药物的情况,合并用药的核心是增强药效,减少用量以及不良反应,降低副作用。但随着多种药物合用病例数的增加,药物时间内使用完是可以的。输液一般在4小时内应输完。如需要的量较大时,可分为几次输入,每次重新配合,这样还可减少注射液被污染的机会。
温度:反应速度受温度影响很大,一般每升高10ْC反应速度增加2~3倍。所以如将粉末或冻干的粉针剂制成贮备溶液时,此浓溶液应贮存于冷暗处,以防止因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而变质。
第12页,共41页,2022年,5月20日,6点12分,星期日
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有些药物制成注射液须在安瓿内充填惰性气体(N2等),以防止药物药物被氧化。
光敏感性:有些药物对光是敏感的,如两性霉素B、尼莫地平、呋喃妥因钠、磺胺嘧啶钠、核黄素,四环素、氟罗沙星等药物。两性霉素B的液体应以黑纸遮好,避免强光照射。
第13页,共41页,2022年,5月20日,6点12分,星期日
成分的纯度:有些制剂在配伍时发生的异常现象,并不是由于成分本身而是由于原辅料含有杂质所引起。此外注射剂中常常加有各种附加剂,如缓冲剂,助溶剂、抗氧剂等,它们之间或它们与药物之间往往会发生反应而出现配伍变化。注射液中有极小一部分为油性溶液混悬液,由于油水不相混溶,所以这些注射液与水性溶液配伍后一般情况下得不到均匀的分散体系,通常不宜配伍使用。
第14页,共41页,2022年,5月20日,6点12分,星期日
临床上常见的抗菌药物简介
1.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头霉素类
(曾称氨基糖甙类 )—链霉素、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
—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
—氧氟沙星 、依诺沙星 、环丙沙星 、氟罗沙星 、洛美沙星
第15页,共41页,2022年,5月20日,6点12分,星期日
一、β-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在严重感染或危重病的抢救中,常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因此应注意配伍禁忌。
一、青霉素
、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合用;酸性药物如盐酸氯丙嗪、四环素类的注射液;碱性药液如磺胺药、碳酸氢钠的注射液;氧化剂如高锰酸钾。
第16页,共41页,2022年,5月20日,6点12分,星期日
。如在含青霉素的溶液中加入氨茶碱、碳酸氢钠或磺胺嘧啶钠等,可使混合液的pH>8,青霉素可因此失去活性。
。因为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使青霉素分解破坏,使其降效或失效。
,如氢化可的松、氯霉素等均以乙醇为溶媒,而使青霉素降效。
、去甲肾上腺素、阿托品、扑尔敏、辅酶A、细胞色素C、维生素B6、催产素、利血平、苯妥英钠、氯丙嗪、异丙嗪等药混合后,可发生沉淀、混浊或变色,应禁忌混合静滴。
(混浊)阿拉明(起化学反应)庆大(庆大失活)阿米卡星(阿米卡星失活)氢化可的松(青霉素降效)黄芪注射液(沉淀)黄连注射液(沉淀)
第17页,共41页,2022年,5月20日,6点12分,星期日
二、氨苄西林舒巴坦钠
10%葡萄糖或5%葡萄糖氯化钠 降效,室温1h失效
5%碳酸氢钠 降效,且外观有乳白色絮状物
银杏达莫 长春西丁 莲必治 灯盏花素 环丙沙星
三、美洛西林舒巴坦
环丙沙星(混浊)
甘利欣(甘草酸二铵)(混浊)
第18页,共41页,2022年,5月20日,6点12分,星期日
四、阿莫西林钠
5%或10%葡萄糖 变色、降效(与温度、时间成正比)
5%葡萄糖氯化钠 同上
氨茶碱 (沉淀分解失效)
第19页,共41页,2022年,5月20日,6点12分,星期日
二、头孢菌素类
一、头孢曲松钠
复方氯化钠 (乳白色混浊)
氨茶碱 (PH变化、降效 )
氟康唑( 沉淀 )
万古霉素 (沉淀)
氨基糖甙类 (混浊)
速尿 (混浊 严重的肾损害)
葡萄糖酸钙 混浊
第20页,共41页,2022年,5月20日,6点12分,星期日
二、头孢他啶
维生素C (维生素C含量下降 )
氟康唑 (沉淀)
5%碳酸氢钠 ( 降效)
三、 头孢哌酮钠
5%碳酸氢钠 ( 4h后变色沉淀 )
%甲硝唑 ( 4h后变色沉淀 )
哌替啶 (变色、沉淀 )
环丙沙星 ( 均为酸性 乳白色混浊)
西米替丁 ( 混浊 )
第21页,共41页,2022年,5月20日,6点12分,星期日
氨基糖甙类 (沉淀或降效 )
临床常见药物配伍禁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