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滑雪:别让意外伤害你
舒马赫在2013年12月29日于法国阿尔卑斯山附近滑雪时遭遇意外,他的头撞在了一块岩石上,随即被送往法国格勒诺布尔的医院进行治疗。在舒马赫入院接受检查后,医院负责人接受RMC采访时透露了“车王”的伤
第二伤害:眼睛伤害
症状:程度较轻的雪盲,眼睛会感觉发痒、疼痛,眼球发红,像有沙粒钻进眼睛一样。
措施: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应该拉起上眼睑,检查是否有异物进入眼睛,确认有没有眼球割伤。在没有割伤的情况下,用纯净水或者眼药水清洗眼球,然后用柔软的医用棉纱覆盖眼睛,闭眼休息。
第三伤害:皮肤伤害
擦伤和裂伤
症状:皮肤表皮受到刮擦,破皮之后渗出血液或者组织液,伤口有灼痛感为擦伤;皮肤受到锋利物体的打击,伤害到皮下的柔软组织裂开口子,伤害到真皮层则为裂伤。
措施:用消毒纱布适当地给伤口施加压力来止血,用硼砂水消毒最好,用生理盐水代替也行,立即对伤口进行清洗,然后涂上消炎软膏或者紫药水,不用纱布覆盖。
第四伤害:运动摩擦伤
症状:滑雪靴不合适,脚会磨起水泡。
措施:立即换掉不合脚的鞋子,如果水泡不大,过24小时后,疼痛感就不强烈了。如果水泡很大,可以考虑先用杀菌药品给水泡消毒,然后用消毒过的手术刀在水泡突起切开一道小口,用棉纱压出其中的液体,再抹上抗感染的药品,用纱布覆盖。 雪崩:雪场最残酷的较量
人们可能察觉不到,其实在雪山上一直都进行着一种较量:重力要将雪向下拉,而积雪的内聚力却希望能把雪留在原地。当这种较量达到高潮的时候,哪怕是一点点外界的力量,比如动物的奔跑、滚落的石块、刮风、轻微地震动,甚至在山谷中大喊一声,只要压力超过了将雪粒凝结成团的内聚力,就足以引发一场灾难性雪崩。然而,雪崩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类活动。据专家估计,90%的雪崩都由受害者或者他们的队友造成,这种雪崩被称为“人为休闲雪崩”。滑雪、徒步旅行或其他冬季运动爱好者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成为雪崩的导火索。
并不是只有欧洲知名的滑雪场才可能会出现雪崩。2012年11月23日,北京一女游客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万龙滑雪场滑雪时,遭遇雪崩被掩埋,获救后身体多处骨折。事发地属于滑雪场专门为滑雪高手准备的“野雪区”,坡度较陡,在滑雪动力的作用下,导致突然发生了雪崩事故。事发后,万龙滑雪场提示称,“野雪区”不比雪道,隐藏的未知危险比较多,进入“野雪区”滑雪需量力而行,结伴而行并注意安全。
关注雪崩警示
滑雪作为欧洲的“全民运动”,其危险系数也受到欧洲各国的重视。为了防止雪崩,滑雪区被划分为高、中、低以及零危险区。不同区域都有明显的警告标牌。在滑雪区入口还设有大型“雪崩危险地图”。初级滑雪者只能在零危险区内活动。
欧洲各地还通过造林防御雪崩。通过科学的造林,可以把极速下降的积雪挡住。此外,雪崩防护堤也被广泛使用。一层层错落有致的雪崩防护堤,既可以降低雪崩的速度,也可以减少下行的雪量。滑雪场附近长期停有救护车,处理紧急情况时甚至会出动直升机。临时性措施还包括警报、封闭、疏散和人工引发雪崩。除了探测器、无线电收发机和铲子,有些人还使用高科技安全装置来增加他们在雪崩中生还的机会。比如雪崩救生气囊,这种可充气式救生包可以在雪崩发生时挽救他们的生命。还有
冬季滑雪:别让意外伤害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