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词《听蜀僧潘弹琴》鉴赏
《听蜀僧溶弹琴》
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
①绿绮(q i ):琴名。晋傅玄《琴赋序》:“楚王有李白的诗词《听蜀僧潘弹琴》鉴赏
《听蜀僧溶弹琴》
唐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
①绿绮(q i ):琴名。晋傅玄《琴赋序》:“楚王有琴曰绕梁, 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诗中以绿绮形容蜀僧溶 的琴很名贵。
②挥手:这里指弹琴。
③万壑(h3)松:指万壑松声。这是以万壑松声比喻琴声。壑: 山谷。这句是说,听了蜀僧溶的琴声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④“客心”句意思是说,听了蜀僧溶弹的美妙琴声,客中郁结的 情怀,像经过流水洗了一样感到轻快。这句诗中的“流水”,语意双
关,既是对僧溶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
⑤余响:指琴的余音。霜钟:指钟声。
⑥“碧山”句:意思是说,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 了。
⑦秋云:秋天的云彩。暗几重:意即更加昏暗了,把上句“暮” 字意伸足。
这是一首表现音乐美妙的五律。首联说明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
来的,而那里正是李白的家乡,因此显得格外亲切。颔联正面描写蜀
僧弹琴,作者以大自然的万壑松声来比喻琴声,突出地表现了琴声的
铿锵有力。颈联写听琴感受,“客心洗流水”句不仅写出了听琴后愉
悦的心情,还暗示自己与蜀僧有互为知己之感;而“余响入霜钟”句
既点明时令,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诗人沉浸在艺术的享受之中,不
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两句写诗人听完琴后,举目四望所
见暮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天上漂移着重
重叠叠的秋云,在暮色苍苍中显得极其暗淡。这一联,以景作结,给
读者充分的想象余地,“碧山暮”、“暗几重”都强调了时间之晚,
表现出诗人陶醉于美妙的琴声中,以至忘了时间,从侧面烘托出了琴
声的高妙。现可用来描写暮山之云,或用以表达景物美好以至流连忘
归。
扩展阅读:李白简介
李白( 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
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
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
“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
《蜀道难》等。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
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
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
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
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
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 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奇,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 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
李白的诗词《听蜀僧濬弹琴》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