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糖皮质激素,全身糖皮质激素有哪些,激素六项检查,糖皮质激素皮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甲强龙是糖皮质激素吗,茶碱类药物,儿童疾病,茶碱,糖皮质激素的全身作用全身糖皮质激素
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
顾有守
从肾上腺皮质中分离出来的激素都由胆固醇演
变而来,故也称皮质类固醇或甾体。按化学结构和生理作用,可分为为三类:
(1)盐皮质激素:由球状带合成,以醛固酮和去氧皮质酮为代表,主要影响水、盐代谢
(2)氮皮质激素:由网状带分泌,以睾酮和雌二醇为代表,作用于性器官及蛋白代谢
(3)糖皮质激素:由束状带合成和分泌,以皮质醇为代表,主要影响糖和蛋白代谢,对水、盐代谢影响较小。
一、肾上腺皮质解剖和功能:
皮质占肾上腺重量的90%,分泌上述各种不同的皮质激素
二、糖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㈠对糖代谢的影响:促进糖原异生,抑制组织对糖的分解和利用;
㈡对蛋白代谢的影响: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合成;
㈢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加速分解,并重新分布;
㈣对水、电解质的影响:钠潴留,钾、钙、磷排出增加。
三、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
㈠抗炎作用:其抗炎效应是非特异性的。
㈡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对速发型和迟发型过敏均有效。
㈢抗毒素作用:能缓和机体对各种内毒素的反应,并直接作用于丘脑下体温中枢而有退热作用。
㈣抗休克作用:对革兰阴性菌所致的中毒性休克效果较好。
㈤对间叶组织的作用:能缓和间叶组织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物引起的反应。
㈥对血液系统的作用:能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减少红细胞破坏,使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
在本科,主要是利用激素的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来治疗各种疾患的。
四、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通过与血循环中的转运球蛋白结合运送至作用靶细胞,然后与胞浆中的特异性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形成特异性糖皮质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此复合物再进入细胞核与特异基因的DNA结合,并调节基因的转录编码蛋白去调节炎症过程。
五、吸收和代谢
合成的激素在空肠上端被吸收,30~120分钟可达血浆峰值水平。80%循环内源性激素结合于激素传递蛋白,其余结合于白蛋白。激素在肝脏代谢,在肝病和低蛋白血症患者非结合性药物增多,毒性增加。
六、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范围:
⒈能迅速控制病情,停药后不再复发者;如过敏性休克、药疹、接触性皮炎。
⒉病情严重、难治,激素能制止病情发展或缓解症状者:如SLE、皮肌炎等。
⒊作为一种应急措施以控制症状,继以其他方法治疗,如严重的泛发型脓疱性银屑病等。
⒋其他情况:如对顽固、难治的皮肤泛发型白癜风、普秃等。
用药原则
⒈足量开始,不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至有效。
⒉逐渐减量,每次减量均不宜超过基量的1/6~1/4(基量大时可减得快些)。
⒊如有反跳,常需超过原用量
⒋对长期用药者,寻找最合适的最小维持量,天然皮质激素和含氟激素均不宜用于长期治疗。
给药方法
⒈一日分次给药法:常用于短程治疗或疾病急性期;或用不等量二次给药法,但会扰乱自身分泌规律,长期应用会损害HPA轴。
⒉时辰给药法:即将给药时间与激素内源性分泌时间同步化。每晨8时给药一次。这是由于激素的内源性分泌具有生物学节律性,上午8:00左右血中皮质类固醇浓度最高,此时HPA轴对循环内激素的敏感性最低,对自身ACTH的分泌影响最小。因此,此时给予一日量可达到最高疗效和使毒副反应降至最低限度。一般认为:对接受中长程治疗的患者,应尽量采用本方法给药。
⒊冲击疗法:即在短时间内静注巨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包括全量冲击、半量冲击,小剂量冲击和口服冲击,以获得用普通给药法难以期待的疗效。
⒋隔日疗法,即每隔日一次(早上)给予
48小时的总量。
⒌其他:病情危急者可静推或静滴,静注效价>口服;超长效制剂的应用仅限于病程自限性皮病(<4周者)。
全身糖皮质激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