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宣讲人:李学斌
说明老一代和子一代是融成一体的,这就是孝。
“孝”字
首先,我们来看“孝”这个字
这个字上面是“老”字头
孝,这个字,是会意字,
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下面是子
“孝”字
我们再看,这个字就好象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
所以上一代时时想着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对他的父母、他的祖先有所交代,甚至于是对社会教出一个好孩子,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
而孩子时时背着父母,也就是说时时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如何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圆满。
所以古人用字形就向我们诠释了“孝”字的真谛。
古代孝子
古
-------看几个二十四孝中的故事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汉文帝刘恒
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亲尝汤药
汉文帝虽贵为天子,却成为久病床前的孝子。他的耐心、他的柔和、他的勤劳、他的体贴,真正做到《弟子规》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示范久病床前有孝子!
古代孝子
黄庭坚
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意思是说,什么事最重大?侍奉父母最重大。为什么呢?古德说: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孝本于天性。黄庭坚成名和做官之后仍不忘本,所以他的事业才长久,名垂千古,正是有源头之水,有根本之木啊!
涤亲溺器
古代孝子
古代孝子
董永,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卖身葬父
古代孝子
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卧冰求鲤
百善孝为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