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课时目的:
知识目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段。
才能目的: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情感目的: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回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课时目的:
知识目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段。
才能目的: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情感目的: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回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回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范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天的虎门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学生交流,相机指导读好词语,理解词语,体会那一天的热闹、场面的隆重,风光的壮丽。
4、小结段意:第二自然段向我们描写了1839年6月3日的虎门不寻常的场面,暗示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即将发生。接下来,我们该怎么来读好第二自然段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投影图片,导读第一、二句
2、工人们是怎样销烟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然后画出描写销烟过程的语句
3、学生自读自划。
(1)(指读)
(2)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了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
“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3)销烟分几步完成?哪三步?
4、请大家看看图画,再读读这句话,想想这些民工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做这些动作的呢?
四、导读第四自然段
1、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在观看的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
2、你能想象当时的场面是怎样的呢?在旁边观看的外国商人目睹了这个壮观的销烟场面,他们又会有什么感想呢?
3、是啊!这些鸦片商都是惟利是图的资本家、不择手段的侵略者。他们打着平等经商的旗号,把无数的鸦片运到中国,牟取暴利,他们想让我们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