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前程查尔斯狄更斯读后感
狄更斯的这部经典小说很有魅力,既幽默幽默又寓意深刻,好看易读而又令人感概良多,就如品了一杯好酒,历久弥香,回味无穷。书名为远大前程,实际却是一场真实发生而又破灭的幻梦,是仆人公皮普的一场华美旅程,从雾气肤衬托下令人感到惊悚,布满灰尘和虫子的新婚餐桌,想必也印在了读者的脑中。
跟着皮普一齐经受了这一场幻梦,这一切的喜怒哀乐,我的眼前是英国乡村的浓雾和沼地,慢慢的这浓雾化开了,散去了。
远大前程查尔斯狄更斯读后感2
这两年养成阅读习惯,几本书同时读,精力简单集中时就看诗歌诗论,还有哲学历史之类,倦了时便拿起有情节的小说散文。最近读的小说是狄更斯的名著——《远大前程》,以前看过电影的小人书,没有看过原着。
自从开头学写诗歌,看小说也与以前侧重不一样,故事的精彩、情节的曲折、构造的安排等,都不是主要的关注目标,更注意语言、哲思等对诗歌有益的方面,或者总结对自我有用的人生阅历。这本书开头的语言非常有特色,锋利、内敛、辛辣又不失奇妙的幽默,还有一些新颖的比方,非常喜爱。
小说里每个人的命运奇怪地交错在一齐,那天与好友谈及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里安娜对待感情的态度,我对安娜的态度是不认同的:没有感情就没有生命的活力,没有活力的燃烧便不是真正的感情,最终以放弃自我的生命去挽回自以为失去的感情,让自我凄惨的同时又把不幸带给了身边每一个人,这种不顾一切的刚烈,是说她英勇呢?还是说她偏执呢?
而同样的偏执联想到了《远大前程》里的赫薇香,她疯狂地追求感情,却中了骗局,在婚礼当中遭到背叛,从今她的生活就停顿而后死寂了,时钟永久停在8:40,她穿上的新娘礼服,没有穿上的一只鞋,没有带上的首饰,没有合上的行李箱,还有桌上的结婚蛋糕,二十多年就维持原样不动,她再也不见阳光,不再信任感情,对男人布满仇恨,她彻底放弃了自我正常的生活,像一个活死人般直到白发苍苍。她不仅仅毁了自我的一生,她把养女艾丝黛拉训练成报复的工具,也毁掉了艾丝黛拉的青春。
她究竟可怜不行怜呢?会对她产生怜悯之心吗?一个人归根结底命运是要靠自我把握,不能由于一次挫折就仇恨一切,就放弃一切,谁的一生不经坎坷呢?摔倒了爬起来,还要活的更顽强更好,这才是对命运的不公与感情的背叛最好的报复。毁了自我的一生,仅有自我吃亏,失去的更多,那害她的人会有一点点损失吗?自我又能挽回什么呢?
而仆人公匹普同样疯狂地爱上了艾丝黛拉,他非常自卑,由于等级的差异觉得感情无望非常无望,觉得以往暖和他的一切都黯然失色,连真诚地爱恋他,青梅竹马的和善暖和的贝蒂也选择无视。等他交了好运变成上等人,感情却对他依旧是幻梦,艾丝黛拉已被试练得不会爱,不懂爱,心里从小就塞满了冰,他的感情依旧是空。但他不能不爱她,不管她多么恶劣,所以他觉得无怨无悔。等他的远大前程走到终点,在乔与贝蒂的感召下,他恢复了纯朴的本性,打算去查找贝蒂,重新开头踏踏实实的生活。但他病愈后正赶上贝蒂与乔结婚。两头落空的匹普远赴他乡十多年。匹普对待感情是真诚的,是无私的,想与贝蒂一齐生活是现实的选择,这是一般人都会遇到的,也无可指责。
而贝蒂,这个书中着墨不多的人物,却是女性主角中最光芒的,而拥有最正确的感情态度是贝蒂,她纯净无私,善解人意,总是尽自我最大的努力帮助匹普,从来没有要求过回报。在匹普变成上等人之后,在匹普变得自私虚荣以后,依旧真诚地帮助他却不打搅他,匹普打回原形梦幻破灭,与匹普的姐夫乔一齐,又赐予他最暖和的人间真情。但贝蒂忠于自我的感情,也疼惜自我,不把自我的命运寄予在任何人身上,在明白与匹普不行能有结果,她还是仔细地生活,努力地读书提高丰富自我,但却不是为了成为所谓的上等人,最终与同样朴实和善的乔产生感情,过上幸福真实的日子。
看书不太追究情节上的缺乏与人物设计的超现实,而注意作家设计这个人物想表达的意图,想颂扬或者批判的现象,而结合我们自身,总结书中人物的阅历或者教训,以培育自我构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就如我们要像安娜一样英勇地追求感情,但不能把感情当作生命本身;像我们要学着像贝蒂与乔一样无私真诚,不攀富,不嫌贫,不贪不妒,对待友情与感情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我们还要像贝蒂一样疼惜自我,
远大前程查尔斯狄更斯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