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案最新6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细致体会“我”的心理页
①詹姆斯的眼珠都瞪圆了: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鲈鱼。
②他发觉,这不是翻车鱼,而是一条大鲈鱼!
3、过渡:这样一条又大又美的大鲈鱼,对于一个喜爱钓鱼的年仅11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啊!可是肃穆的父亲却不容置疑的要求小作者把到手的鱼放回湖中,小作者情愿吗?让我们一同走近詹姆斯和父亲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他们心理历程吧!
三、走近主子公,解读“道德选择”
1、小嬉戏:读词秀
眼珠瞪圆→尽力压抑→大声抗议→当心翼翼→非常悲伤
2、找出词语的特点(都是描写詹姆斯心理的词语,詹姆斯的心理在改变。)
3、找出詹姆斯心理改变的语句,读一读,并做好批注笔记。
4、沟通:詹姆斯的心理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惊喜——懊丧———悲伤)
5、通过分角色朗读、对比读、设身处地读,重点品读课文5—11自然段,体会詹姆斯和父亲的心理。理解詹姆斯和父亲对于规则的不同看法。
①合作朗读父子对话部分,体会詹姆斯的懊丧和父亲的理智。
②对比读4和11自然段,体会詹姆斯由惊喜转为懊丧的过程。
③出示“金钥匙”,将课文中重点段中作者该成“我”进行品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探究父亲的心理:父亲喜爱这条大鲈鱼?他为什么必需要自己的孩子放回鲈鱼?你赞同父亲的做法吗?
7、读写训练:假如你是詹姆斯的父亲,此时你是怎么想的?
读写训练:
詹姆斯的父亲面对着这条大鲈鱼和苦苦请求的儿子,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再次品读中心句,深化理解“诱惑”(不仅指物质上的“诱惑”,更指在无人监督的状况下该如何实施道德的选择。)
四、联系生活,走进“启示”,升华文本。
1、读课文第14自然段,理解“鱼”的含义。
2、联系生活中的系列道德问题,探究我们的做法。
3、回来文本:34后的那个委屈的小男孩在回忆起自己当年的那段经验时,是一种什么样的看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4、假如你是詹姆斯,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5、再次朗读中心句,加深理解。
6、作业: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创作一条道德名言,并展示沟通。
7、小结,赠送名言。
五年级上册语文《钓鱼的启示》教案 篇三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细致体会“我”的心理改变过程。
★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化,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课前打算:
★重点句子的课件、挂图。
★其他有关诚信的文章。
★搜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检查预习状况:生字生词,朗读状况。
◆重点理解“恳求、不容争论、诱惑、告诫、选择”等词语。
◆通读全文,思索课文大意。
《钓鱼的启示》教案最新6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