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教案
课题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授课日期年 月日
4课时
三维目标
(体现高考考点的落实)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图片与阅读资料了解荒漠化的含义,理解荒漠化的过
程,并能分化日趋加重的状况,我们应该如何防治呢?
提出问题
给出图片
人们应如何调整自身生活生产行为?
自主探究
荒漠化整治措施(了解荒漠化的防治方针及措施)
合作交流
1、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
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有哪些启示?
3、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
4、什么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逃避自然,还是对自然的尊重?
总结反思
1、( 1)使周边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2)气温的日较差变大(3)沙尘暴天
气的频率增加(4)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我们现在治沙,首先要减少或禁止垦埴,要退耕还牧,退耕还 林,还草,
无论是耕地还是林地,草地,都要做到用养结合,不要再犯古人的错误。
3、防治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森林被砍伐、草地
被破坏、农田被侵占,既有工业化进程中的原因,更有贫困导致的破坏。贫困
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择的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的开发现
有的极少资源。因此,任何启效的防治荒漠
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解决当
前居民脱贫致富的问题。
4、由于居住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无法在当地生存或在当地生存会对当地脆弱
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而自发的或国家政府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叫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不是迁移农业”,不是逃
避自然,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更好的改造自然、利用自 然。
荒漠化的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
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拓展】
扩充学生
1牧畜数量与农作物种植均应按环境负荷能力进行。
视野
2、改善耕种方法,例如轮耕法,减少水土流失,避免过度耕作。
3、鼓励农民种植一些高产量而生是迅速快的农作物,以增加粮 食
供应。
4、恢复原来植被;并种植防风林或防护林带,既挡风沙、也抓 流沙,并提 高空气和土壤湿度。
5、控制人口增长,减低对土地的压力。
6、固定流沙,阻止流沙到达农地及各类设施。劝道人们停止过 度砍伐树
应用迁移
木。
(2008 ?江苏地理)下图为 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
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
1-2
题:就K
林业渔业
种植业
存牧业
要原因是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立体农业
3?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
- ----次生盐渍化
4?图中所示各河流()
月彳京小*山脉??培试八丁沙漠一-竹处
B. 上游流量大于下游
,含沙量大
,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读我国各省区荒漠化分布图
(图甲)和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图
(图乙),回答问题
图甲
平方公里
图乙
(1)从荒漠化成因分析,荒漠类型多样,其中自然过程形成的属于
,受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属于。荒 漠化形成的影响因素有、、
等,沙漠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是 ,
(2)我国荒漠化分布最多的省区是 ,其人为原因有
O
⑶ 近 年来引 起我国 荒漠化 面积又 增加的 因素是
,简析其原因。
解析:(1)荒漠化成因有自然原因(原生荒漠)和人为原因(次生荒漠)。
(2)题直接读图回答即可,人为原因结合选修二荒漠化的防治”回
答。(3)从图乙中可以看出“盐碱化”的土地面积增加。土壤盐碱化是指土
壤含盐量太高(%),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形成盐碱土要有
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
水位);二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分,如其水面
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
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 成盐
荒漠化治理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