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数字测量学》实验三到实验五实验报告参考.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数字测量学》实验三到实验五实验报告参考
实验三 全站仪认识及导线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全站仪的基本结构与性能及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了解全站仪的操作界面,键盘上各按键的名称及其功能、显示符号的含义; 式、数据处理及检核方法。
3.要求每小组施测一条闭合或附和水准路线。
二、仪器及工具 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一对,尺垫一对。
三、方法及步骤 1.选择一已知高程点为起始点(也可选一地面上牢固的点位,给其一个假定高程做为起点),并选定一条长度适合的闭合路线,指定一个前进方向。
2.起始点上和前方适当远处各立一水准尺,在两水准尺中点处架设水准仪,并整平,然后即可用红黑面法或两次仪器法观测两个高差,黑红读差为±3mm,将这两个高差进行比较,若其较差不超过±5mm 的限差时,方可开始下一站的观测,此时,前视水准尺不动,后视水准尺移至前方适当远处立尺,仪器又安置在两尺间的适当位置,即可开始第二站观测。此后对如此往复;直至终点。
3.各站所测两次高差取平均值,然后求出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若不超出±20 (mm)的限差要求(L 一公里数),则将闭合差平均分配于各测站,除不尽之尾数,给高差较大的测站多分一个毫米,最后推算出各点之高程。
四、注意事项 1.各站高差需当时求出,在测站检核合乎限差(±5mm)的要求后,方可移动后视尺垫和仪器。
2.器搬站时,前视尺垫需保持不动。
L


五、记录格式及范例 测站 测点 读数(m) 高差(m) 平均高差(m) 高 程(m) 后视 前视 + - + - 1 F 1 2 1 2 3 2 3 4 3 4 5 4 5 6 5 F f h = (-)=- △ h 容 =20 =20mm - 水准测量记录 年 月 日 测站 点号 读数 高差 平均高差 高程 后视 前视 + - - 516 . 6823 . 1803 . 5012 . 1756 . 6971 . 1410 . 6737 . 1040 . 7352 . 2835 . 5050 . 1367 . 6578 . 1550 . 6860 . 1863 . 5176 . 1235 . 1137 . 10101 . 7313 . 2712 . 5924 . 0573 . 6884 . 1å21L
实验五 地形图识读 一、内容与要求 1.掌握读地形图的步骤和基本方法。
2.要求熟悉基本地貌的等高线特征和常见地物的符号。
3.要求在地形图上求任意点的高程和坐标。

《数字测量学》实验三到实验五实验报告参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48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