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甘蔗引种检疫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
根据广西糖业标准化协调推进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关于印发广西糖业标准化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桂糖标联席办[2017]6号文件))和广西壮族自、王维赞、覃振强、李长宁、雷敬超、李杨瑞、宋修鹏、颜梅新等17人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及时部署了制标工作方案、进行小组成员分工及标准起草工作时间安排表,全面启动了该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
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标准起草工作小组成员在前期研究工作以及对本单位多批次引进甘蔗的隔离检疫基础上,对甘蔗引种隔离检疫技术规程进行系统总结,并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比参考云南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的甘蔗种质资源引进隔离检疫程序,多次请教,确定了广西地方标准《甘蔗引进检疫技术规程》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
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基本构架的基础上,经起草小组成员的反复地讨论修改,最终完成了《甘蔗引种检疫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四、标准编制原则及技术依据
1. 编制原则
规程编制遵循“科学、适度、可行”原则,既考虑标准前瞻性又顾及我区甘蔗引种的实际,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规程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指导引进甘蔗病害检测的依据,在生产上切实可行,保障我区糖业的安全。
2. 技术依据
规程严格按GB/T -2020给出的规范要求编制,并根据前期研究成果、应用资料及查阅植物种苗引进及其他作物引进隔离检疫的文献资料,对资料中的隔离检疫方法进行对比,确保按国家规定程序办理引种手续和隔离检验检测方法,确保能最大范围内的保证我区甚至我国甘蔗的食糖安全。
甘蔗的引进手续办理需要经过省农业厅服务窗口办理,递交合作协议、隔离种植计划、用途保证函、非转基因植物证明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动植物苗进(出)口审批表》,审批需经农业厅种子总站、省植保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多个部门层层审批,并在中国种业信息网进出口进行网上填报,获得省种子总站的同意审批后再邮寄到农业部审批,网上填报检疫申报申请表,获得农业部审批后,再通过农业厅服务窗口办理检疫证,获得省植保总站的检疫证后就可以扫描电子版发给出口方,用于出口方邮寄甘蔗到中国的入关报检证明。
入境检疫
甘蔗快递进入关口,需提供相关资料给快递公司帮忙报检,报检通过后收到甘蔗包裹,包裹的打开需要在甘蔗隔离温室进行。打开包裹之前需联系南宁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相关人员到场,一起打开,检查是否有检疫性病虫害。包裹甘蔗的所有包装材料均不能乱扔,需在隔离检疫温室内的焚烧炉内焚烧。
隔离检疫
打开甘蔗包装后,观察是否有明显的病虫害,如有则需立即清理,再对甘蔗种茎进行温水处理即52℃处理30分钟,500倍液多菌灵或者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浸泡蔗茎5 min后在玻璃隔离温室桶载,每桶栽种3-4个芽。桶栽用土选高压消毒过的深层黄泥土、沙子和泥土配比1:3、育苗基质和泥土配比1:5,不同配比进行种植试验,根据蔗芽成活率和透水效果、保湿效果等综合试验,最后选定育苗基质和泥土配比1:5这个用土配方。
种植后,每天安排人进行日常管理。种植第一生长周期的第4个月进行花叶病和斐济病的检测,第10个月进行宿根矮化病和白条病的检测。第一个
《甘蔗引种检疫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